心理癥狀:越來越?jīng)]有自信了
這一天,我剛剛外出講座回來,就接待了一家三口的預約來訪。
溝通中了解到,男孩叫志超,14歲,正讀初二。志超從小學習就很好,小學一直是前三名,經(jīng)常拿第一。到了初中,初一的時候也還是前幾名,可是到了初二,成績明顯下滑,而且越來越糟糕。這讓父母很著急,媽媽更是著急。媽媽就想盡辦法,批評,訓斥,打罵,監(jiān)督。可是,志超越來越?jīng)]有自信了,甚至不敢說話了,在課堂不敢發(fā)言,在家里也不敢說話。而且,連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也越來越?jīng)]有自信了。說到這里的時候,志超的父親愁苦萬狀,母親已經(jīng)淚流滿面了。
說心里話,從前面的溝通中,我沒有發(fā)現(xiàn)志超有什么大問題,可父母為什么這樣反應(yīng)強烈?隨著進一步的會話進程,對這個家庭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志超的父母都是靠自己的奮斗成就了事業(yè),在單位里都很出色。還是志超沒上學的時候,父母就幻想著一定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孩子有最好的發(fā)展。于是,就抓緊了家教。孩子上小學了,父母更是重視孩子的學習,給孩子請老師搞家教。志超也果然不讓父母失望,小學里一直是尖子生,差不多成了“第一名專業(yè)戶”。
志超該上中學了,父母照樣抓緊孩子的家教,請老師來家里,去外面參加輔導班。這還不算,為了讓志超上最好的學校,從家鄉(xiāng)的小城轉(zhuǎn)學到了大城市的一所重點中學,買了房子,母親特意費盡周折調(diào)動工作到現(xiàn)在的大城市。從此,不僅夫妻過起了分居生活,母親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結(jié)果呢,初一還可以,可是,到了初二,卻成績下滑了,再怎么想辦法也不管用。母親著急上火,訓斥哭鬧。可是,再次考試名次還是下滑。母親就更是變本加厲的訓斥哭鬧。到后來,志超居然開始有點不聽話了,有時候是無聲的對抗,有時候是直接表態(tài):別管我。這讓母親很是傷心。
心理把脈:期望過高,評價過低
為了更確切診斷和有效的幫助,接下來,我和志超進行了單獨的交流。
志超開口說道:讓我感到壓力的就是考試非常非常多,讓我分身乏術(shù)。這次休假回去又要考試,有時候好像一周都在考試,甚至好像天天都在考試。這一科要復習,那一科也要復習,真的是分身乏術(shù),壓力太大了。
很明顯,志超承受著過重的心理壓力。可是,原本是難以承受的考試壓力,他居然說的這樣文縐縐,讓人更是心疼。怎樣幫助他化解考試壓力呢?
我說:可是,你的同學們并不一定都這樣感覺壓力呀,是嗎?
志超看住我:是呀,我看很多同學好像并不太在乎考試……
為了促進志超的領(lǐng)悟,我講了下面的故事:2010年1月12日,海地地震發(fā)生時,剛剛出生11天的女嬰伊麗莎白,正在家中二樓的臥室中酣睡。地震發(fā)生后,伊麗莎白一家的房子倒塌,家人都在房子外,唯獨伊麗莎白被埋在廢墟中。當救援人員救出伊麗莎白時,她已經(jīng)在廢墟下埋了8天。大出意料的是,小家伙雖氣息奄奄,卻依然活著!一個嬰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這是為什么?
志超脫口說道:因為不知道有害怕。
我肯定說:非常正確,因為嬰兒不知道生命受到威脅,不知道害怕,廢墟下心中一樣的安然。這給我們面對考試什么啟示?
志超眼睛亮了:不要太在乎考試結(jié)果。隨后志超又訴苦說:可是,爸爸媽媽太在乎考試結(jié)果了,對我的學習沒有滿意的時候。比如英語,有一次試卷非常難,我還考了92分,媽媽知道了大鬧:又退步了又退步了!還有一次考試,媽媽又不滿意,對我大哭大鬧:怎么這樣不爭氣!其實每次我也很難受,很想拿到好名次。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真的很失望,甚至很絕望……
很明顯,志超所以感到考試壓力很大,所以對自己失去信心,父母的過高期望和過低評價,是個直接的影響因素。
心理處方:期望降下來,評價提上去
對來自父母的否定評價,志超要努力避免其消極的影響,要堅定自信。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父母要做出積極的改變,不要再給孩子制造這種消極的影響。
為此,我與志超的父母進行了溝通。首先,我明確表示,孩子沒有什么問題,如果說有問題,根源也是在父母身上。簡單說,父母身上的問題關(guān)鍵在于,對孩子期望太高,給孩子評價太低。結(jié)果是,壓抑了孩子的心靈成長,壓抑了孩子心理潛能的發(fā)揮。這樣,孩子找不到了自信,也就勢所必然了。
志超的父母該怎樣改變呢?所謂“響鼓不用重錘”,既然是悟性很好的父母,就不用長篇大套的道理了,我講起了自己一段真實的故事。
沒事的時候,我喜歡打打羽毛球。過去,是我和孩子做搭檔。但是,后來孩子不愿意陪我玩了。暑假里我把妻子逼上梁山,讓她50多歲成了羽毛球的新隊員。人家從來沒摸過羽毛球拍,咱自然不敢期望高。于是,開始的時候,只要羽毛球能回來,我就叫好。慢慢地,居然能回來好幾個,我更是連聲叫好。這叫好是情不自禁的。因為,我不曾想過妻子能打羽毛球,而且還能打幾個回合。更意外的是,叫好聲中,我們的合作居然不斷刷新成績,由幾個回合,到十幾個回合,到幾十個回合,那次居然打到五六十個回合。后來,妻子偶爾還可以搶個險球。再后來,妻子的球還有了進攻性,連連的進攻,讓我連連輸球……回想起來,除了叫好,我沒有過一丁點的“技術(shù)指導”,妻子不僅球技越來越好,熱情也越來越高……
聽過故事,志超父母都領(lǐng)悟到,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表揚。不錯,用專業(yè)的話說,這叫多給肯定評價。可很多父母卻習慣給孩子否定評價。結(jié)果呢,孩子越來越差。所以,要把否定評價變成了肯定評價,提升對孩子的評價。問題是,怎樣才能多給肯定評價?還說前面的故事,為什么對并不見好的球技,我卻連連的“好球”呢?
志超的父母稍做沉思便悟到了:因為您的期望不高,所以就容易感到滿意。
對孩子更是這樣。只有把期望降下來,才能把評價提上去,才能給孩子積極肯定的評價,才能給孩子多鼓勵多表揚。這個鼓勵和表揚,才是由衷的欣賞,才能讓孩子心中的自信成長起來。如果懷著過高的期望,看孩子就總是不滿意,哪里會有真正的積極肯定的評價?即便表揚也是言不由衷,在孩子身上也不會產(chǎn)生應(yīng)有的心理效應(yīng)。但是,父母一旦把期望降低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那么多好,就會由衷的給孩子鼓勵和表揚,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馬老師微語錄】只有把期望降下來,才能把評價提上去,才能讓孩子心中的自信成長起來。
上一篇:孩子成績退步了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無法學進去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