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待人
在一次晚宴上,有一位客人——一位繼承了大筆遺產的女士,她因為迫切地想給每個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花費重金買了貂皮、鉆石和珍珠。但是,她對自己的面孔卻沒做任何修飾。她的臉上充滿了尖酸刻薄以及自私神情。她并不明白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那就是一個人臉上的神色,要遠遠比她身上所穿的衣服重要得多。
施瓦伯告訴我,他的微笑價值百萬。他大概深諳這一真理,因為他的性格、他的魅力和他那令人歡喜的能力,幾乎正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而他的個性中最可愛的因素之一,就是他那能夠打動一切人的微笑。
行動勝于言論。微笑會讓人明白:“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見到你。”這就是狗為什么討人喜歡的原因。它們是那么高興見到我們,以至于心都要從肚子里跳出來似的。所以,我們當然也高興看見它們。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麥克奈爾談了他對微笑的看法。他說:“那些笑臉常在的人在教育和推銷當中會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培養快樂的下一代。笑容比皺眉頭更能傳情達意,這正是鼓勵比懲罰更能起到教育作用的原因所在。”
紐約一家大百貨商店的人事經理告訴我,他情愿雇一個帶著可愛微笑的小學未畢業的職員,也不愿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學博士。
即使我們不能看到笑的本質,也能感受到它的影響卻是很大的。遍布全美國的電話公司有一個欄目叫“聲音的威力”,這個欄目是為用電話推銷產品和服務的業務員提供的。在這個欄目中,電話公司建議在你打電話時應該保持微笑,但是這種微笑只能通過你的聲音來傳達。
如果你希望別人看到你的時候很愉快,那么當你看見別人時,你也一定要心情愉悅。我曾建議成千上萬的商界人士花上一個星期的時間,每天的每小時都要對人微笑,然后再回到班上來談結果。效果怎樣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會員威廉·史丹哈德的一封信。他的情況并不是個別現象。事實上,它是好幾百人中的代表。
“我已經結婚18年多了,”史丹哈德寫道,“在此期間,我從起床到準備好出門上班,我都難得對我的妻子微笑,或說上一兩句話。我是那些在大街上奔波的人當中脾氣最壞的一個。”
“因為你建議我們談談對微笑的感受,于是我就想試一個星期。所以,第二天早上,當我梳頭的時候,我看著鏡中那副陰沉的面孔對自己說:‘比爾,你今天必須把你的愁容從臉上掃除。你要微笑。你現在就應該開始。’我坐下吃早餐的時候,對妻子說:‘親愛的,早上好!’我說的時候,臉上帶著微笑。”
“你曾提醒過我,她可能會感到驚訝。可是,你低估了她的反應。她不僅迷惑不已,甚至驚呆了。我告訴她,她將來可以每天都看到這種愉快的事情。從此以后,我每天早上都這樣。由于我改變了態度,使得我們家在這兩個月中所得到的快樂比過去一年的還多。”
“當我去辦公室的時候,我會對大樓開電梯的人說‘早上好!’,并且對他微笑。我還和看門人微笑著打招呼。我在地鐵售票處兌換零錢的時候,也會以微笑和服務員打招呼。當我站在交易所大廳的時候,還會對那些以前從未見我微笑的人微笑。”
“不久,我就發現每個人都對我報以微笑。我微笑地接待那些發牢騷和抱怨的人。當我聽他們抱怨的時候,我會保持微笑,于是問題的解決變得容易了。我發現微笑給我帶來了財富,我每天都會收獲許多財富。”
“我同另一位經紀人共用一間辦公室。他的一位秘書是一個可愛的小伙子。我很為我所發生的改變而高興,所以將自己最近學到的人際關系新哲學告訴了他。他承認說,當我最初與他共用辦公室的時候,他還以為我是個郁郁寡歡的人呢——直到最近他才改變這一看法。他說,當我微笑的時候非常親切。”
“現在我改掉了批評的習慣。我只是欣賞和稱贊別人,而不指責。我也不再談論自己的需要,我現在總是從別人的立場來分析問題。這些做法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現在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了,一個更快樂、更充實的人,而且收獲了友誼和快樂——而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愿意微笑嗎?那該怎么辦呢?有兩個辦法:第一,強迫自己微笑;第二,如果你一個人獨處,不妨強迫自己吹吹口哨,或哼一支小曲,或唱唱歌,就好像你很快樂的樣子,這也能使你快樂。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這樣說:
“行動就好像是跟隨感覺之后而產生的,但它與感覺其實是同時進行的,這就足以使直接受意志控制的行動有規律,而且也間接地使不直接受意志控制的情感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如果我們不愉快的話,那么得到它的主動途徑就是讓自己高興起來,就好像你已經得到了快樂一樣……”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獲得幸福的一個可靠方法就是控制你的思想。幸福并不取決于外界的因素,而是取決于你內心的狀態。
幸福并不取決于你擁有什么,你是誰,你在何處,或者你在做什么事。決定你是否幸福的關鍵在于你怎么想。例如,兩個人在同一地方做同一事情,兩人都有同樣的金錢與名聲——可是一個人會痛苦,另一個人卻很快樂。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內心想法不同。
“事無善惡,”莎士比亞說,“思想使然。”林肯也曾說:“大多數人的快樂和他們內心所想到的快樂相差無幾。”他說得確實沒錯。我最近看到了有關這一真理的生動例子。當時我正踏上紐約長島火車站的臺階。在我前面有三四十個拄著拐杖的殘疾兒童正用力登上臺階,有一個男孩還必須由人抱上去。但他們的歡笑和快樂使我吃驚極了。我對帶領這些兒童的管理員說了我個人的感受。
“哦,是的,”他說,“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將終生殘疾時,他最初往往是驚慌失措。但在驚慌之后常常會接受命運的安排,并和正常兒童一樣快樂。”
我真覺得要向那些孩子致敬。他們給我上了一堂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課。
一個人獨自在一間封閉的辦公室工作,不僅會感到寂寞,還會失去和公司其他人交朋友的機會。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加拉市,西羅拉·瑪麗亞就是一個人一間辦公室。當她聽到其他同事的聊天和歡笑聲時,她非常羨慕。上班的頭一個星期,當她經過大家時,她害羞地掉過頭去。
幾個星期之后,她告訴自己:“瑪麗亞,你不能指望別人先和你打招呼,你應該先向別人問好。”于是,當她下次出去倒冷飲時,臉上總是呈現出最迷人的微笑,并和她遇到的每個人打招呼:“嗨,你好!”這樣做立即有效了。別人都對她回應了笑容和歡呼,過道好像也明亮了許多,工作氣氛友善多了。熟人越來越多,有的人甚至成了瑪麗亞的好朋友。她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愉快和有趣了。
讓我們細讀隨筆作家、出版家阿爾伯特·哈伯德下面這段睿智的忠告吧——請記住,除非你把它付諸實踐,否則只是閱讀對你并無益處。
“每次出去的時候,都要收縮下巴,抬起頭,挺起胸膛深呼吸。在陽光中沐浴,以微笑來招呼每一個人,每次握手時都應該使出力氣。不要怕被誤會,不要浪費時間去想你的仇敵。要在你心中明確你喜歡做什么,然后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集中精力大展宏圖。日后,在時光流逝之中,你會發覺你于不知不覺中抓住了機會,實現了你的愿望,正如珊瑚蟲由潮水中吸取所需要的營養一樣。在腦海中想象你希望成為的那個有能力的、誠懇的、有作為的人,這種想象會每時每刻改造你,直至成為你所希望的那種人……思想是至高無上的,必須保持正確的人生觀——一種勇敢、誠實、愉悅的態度。正確的思想本身就是創造。一切都來源于希望,每一次真誠的祈禱都會有所應驗。我們內心希望成為什么,我們就會變成什么。請收縮你的下巴,抬高你的頭,我們就會破蛹而出。”
你的微笑是善意的信使。你的微笑會照亮所有看見它的人的人生。對那些見多了冷漠面孔的人來說,你的微笑就像穿透云層的陽光。尤其當人處于重重壓力之下時,一個微笑可以讓他看到一切并非毫無希望——世界還有歡快!
因此,要想讓別人喜歡你,請記住第二項規則:微笑。
上一篇:應當有屬于自己的嗜好
下一篇:憤怒可以成為一種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