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被外物沒
《菜根譚》中說:“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p>
許多人有過這種體驗:一窮二白時無牽無掛,快樂自在;一旦富裕了,預期也越來越高,名望、財富等能帶來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小。為什么?因為他們已經被外物所役使了。
一個人過度追求物質,那已不是一種幸福,而是一種不斷膨脹的欲望。當這種欲望沖昏頭腦并占據思想之時,人最終會被這種欲望埋葬在不幸的深淵中。事實證明,幸運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帶給人們長久的幸福,只是短期效果而已,而平淡生活會讓人久享幸福的滋味。還有一個有趣的證明,相比較而言一般百姓比達官貴人更覺得幸福。
“二戰”期間,科學家愛因斯坦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以最高年薪1.6萬美元聘請他,他說:“能否少一點?3000美元就夠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說:“每件多余的財產,都是人生的絆腳石,唯有簡單的生活,才能給我創造的原動力?!敝钡缴∽≡?,他還說:“平淡的生活,無論對身體還是精神,都大有裨益?!?/p>
其實,愛因斯坦一生的生活態度都是如此,正是這種生活態度,才讓他不被世俗的負荷所累,才使得他能夠更加專心地做自己的研究。
世上萬物原本是以簡單的形式存在的,只是隨著人們的審美觀念、思維方式、認識能力的深化,喪失了淡泊明志的睿智。所以,如果你淡泊明志,那么就能還原對這個世界簡單的認識;而世界無論變得多復雜,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大多是人自己“認為”的結果。
奧運會上,有大量的優秀的著名的體育運動員因為太想拿金牌了,心理壓力大,臨場發揮不佳,最后與金牌失之交臂。但有許多不知名的運動員,因為沒有必須拿金牌而產生的心理壓力,輕裝上陣,取得不錯的成績,有的甚至超常發揮,奪得了金牌。
體操王子李寧在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由于沒有奪金的壓力,他發揮超常,一舉奪得了自由體操、吊環和鞍馬三枚金牌,跳馬銀牌和全能銅牌,男子團體銀牌,被喻為“體操王子”。但在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上,由于是他體育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奪金與保持“體操王子”名聲的壓力太大,在比賽中發揮失常,最終與獎牌無緣。
可見不被外物所役、所累,可以使人超常發揮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績,處理好問題。一旦為外物所役、所累,結果往往不得所愿。追求幸福也一樣,把結果置之度外,過程努力了一樣能獲得幸福。
有一個皇帝想要整修一座寺廟,便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希望能夠將寺廟整修得美麗而莊嚴。有兩組人員被找來了,其中一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組是幾個和尚。由于皇帝沒有辦法判斷到底哪一組人員的手藝比較好,于是決定給他們一個機會,做出比較。
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員各自去整修一個小寺廟,而這兩個小寺廟正好面對面,三天之后,皇帝來觀看效果。工匠組向皇帝要了100多種顏色的涂料和很多裝飾品,又要了許多工具;而讓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們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與水桶等簡單的清潔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來了。他首先看到的是工匠們裝飾一新的寺廟。他們用了非常多的涂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藝把寺廟裝飾得富麗堂皇,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又去看和尚們負責整修的寺廟,他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寺廟中非常干凈,里面所有的物品都顯出了它們原來的顏色,而它們光澤的表面就像鏡子一般,無瑕地反射出外界的色彩,那天邊多變的云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是對面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個寺廟美麗色彩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只是寧靜地接受這一切?;实郾贿@莊嚴素樸的寺廟深深地震動了,當然我們也就知道兩組最后的勝負了。
這就是淡泊之美,淡泊的力量!于物如此,于人也同樣。淡泊明志是一種崇高的幸福。
人生百態,各具千秋,懷一顆淡泊明志之心的人就會體會到幸福!保持一顆淡泊明志之心就不會被外物所役使,淡泊、明志是人處事泰然的品質,也是一種自信和成熟的人生智慧,這樣的人生才會幸福而美好。
上一篇:珍惜現在,把握幸福
下一篇:知足要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