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會結束我們苦難的生活
與其說是感恩結束了我們苦難的生活,不如說是感恩結束了我們沉浸在苦難生活中的心態(tài)。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過我任何東西。”因此,對生活常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不會覺得有多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由于感恩,才讓原本充滿苦難的生活變得溫馨。
在一次十大杰出青年的座談會上,人們的發(fā)言都很精彩,但大多冗長。該他上臺時,已過了預定的會議結束時間,于是主持人宣布讓他講3分鐘。他的開場白是:“日本有個阿信,中國臺灣地區(qū)有個阿進,阿進就是我”。接著,他給大家講了自己的故事。他的父親是個瞎子,母親是個瞎子且弱智,除了姐姐和他,幾個弟弟妹妹也都是瞎子。瞎眼的父親和母親只能當乞丐,他們住的是亂墳崗里的墓穴,他一生下來就和死人的白骨相伴,能走路了就和父母一起去乞討。他9歲的時候,有人對他父親說,你該讓兒子去讀書,要不他長大了還是要當乞丐。父親就送他去讀書。上學第一天,老師看他臟得不成樣子,給他洗了澡。為了供他讀書,才13歲的姐姐就到青樓去賣身。照顧瞎眼父母和弟妹的重擔就落到了他小小的肩上——他從不缺一天課,每天一放學就去討飯,討飯回來就跪著喂父母。甚至瞎且弱智的母親每次來月經(jīng),都是他為母親換草紙。后來,他上了一所中專學校,在學校里竟然獲得了一個女同學的愛情。但未來的丈母娘卻說“天底下找不出他家那樣的一窩人”,于是把女兒鎖在家里,用扁擔把他打出了門……
故事講到這里就停了,他說,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就到此為止。這時,他提高了聲音:“但是,我要說,我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都還是跪著給他們喂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煉,給了我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我也感謝我的丈母娘,是她用扁擔打我,讓我知道要想得到愛情,我必須奮斗、必須有出息……”他就是中國臺灣地區(qū)第37屆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一家專門生產(chǎn)消防器材的大公司的廠長——賴東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項偉大事業(yè)完成的背后,總有不少感天動地的故事。而故事中的“英雄”、“偉人”、“名人”,卻是在不為人知的歲月里,花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流了許多辛勤的汗水才有所成就的。
我們不要只羨慕鮮花的芬芳,如果沒有泥土的滋養(yǎng),它們也沒有綻放的機會。一分耕耘,總有一分收獲,泥濘的道路上布滿勤奮的腳印,路的那一端才能真正地通向成功。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應做好迎接挑戰(zhàn)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風險。要不斷提高自我應付挫折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挫折中蘊涵著機遇。
一個年輕人有著豐富的從商經(jīng)驗。他在一個新的地方開創(chuàng)事業(yè),剛開始起步,就獲利頗豐。他的啟動資金本就充裕,再加上良好的經(jīng)營狀況,贏利就好比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開業(yè)不久便門庭若市,恭賀之人絡繹不絕。
可好景不長,幾個月后他的事業(yè)突然陷入了困境,生意蕭條,也沒了往日的利潤率。在此后的一年時間里,他極力挽回,卻仍徘徊于破產(chǎn)的邊緣。他每天需要面對的挫折和困難都像是難以逾越的高峰。然而最后他憑著自己的堅韌,輔之以能力和經(jīng)驗,終于脫離了困境。
如今,這位年輕人的事業(yè)做得風風火火,有聲有色。每當提及那段歲月,他非但沒有懊惱,反而充滿感激之情。他說,正是那段經(jīng)歷讓他學會了如何在商場中規(guī)避未知的風險。
商場上的低谷就如生命中的逆境,沒有它們也就無法使才能與智慧獲得增長。想要采摘玫瑰,就不要怕刺扎破手指。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只有成功的喜悅而沒有遭受挫折的痛苦,一個人如果能在失望與絕望中看到希望,抓住重獲新生的機會,他就已經(jīng)獲得了一半的成功。
上一篇:感恩朋友,讓生命顯示出全部價值
下一篇:感恩,讓你散發(fā)珍惜當下的磁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