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顯山露水,不如隱藏自己避開他人鋒芒
現代社會,無論是商業活動還是政治活動,似乎都存在一些競爭對手。面對競爭對手,人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賣弄自己的才華,或者與對手針鋒相對,而實際上,如果你著實比對手優越,能在競爭中勝出倒也無妨,但如果對方勝出,那么無異于打了自己的嘴巴。而一個真正有實力和夢想的人不會把自己的那點小才能掛在嘴上,宣揚自己的本事,即使當別人試探他時,他也會巧用轉移話題的辦法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從而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處世智慧。因此,在我們與對手較量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的力量不足或者遭到對手“逼供”,不妨采取這一辦法,避開對方的鋒芒。
一天,曹操邀請劉備來喝酒。
酒酣之際,曹操心血來潮,便問劉備:“你說這年頭誰是英雄?”
劉備自然認為自己就是一世梟雄,但此時,卻萬不能表明心跡,說了會有性命之憂,于是,他只好與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顧左右言其他。誰知道,劉備說了半天話后,曹操倒不耐煩了,就直接說:“別繞了!這年頭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此時,天上一聲巨響——打雷了,劉備居然嚇得筷子都掉地上了。曹操納悶,便問:“怎么啦?”
劉備趕緊把筷子拾起來,然后順口說了句:“這么大的雷,嚇死我了。”老曹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打雷呢?”劉備趕緊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別說我了。”
此時張飛、關羽兩人怕曹操會殺劉備,闖了進來。見劉備沒事,關羽連忙掩飾說自己來舞劍助興。
曹操說:“這又不是鴻門宴。”然后斟酒讓他們壓驚。后來三人一起出來,劉備說:“我在曹操的地盤上天天種菜,就是要讓他知道我胸無大志,沒想到剛才曹操竟說我是英雄,嚇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說自己怕打雷掩飾過去了。”關羽、張飛佩服得不得了。
可以說,放走劉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因為當時曹操已經一眼看出劉備是真正的英雄。曹操甚至說了這樣的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是載入史冊的。而曹操“煮酒論英雄”,也只是為了試探劉備有無稱雄的志向,劉備自然心知肚明,他就是擔心曹操把他當作對手。如果那樣,劉備不但不能為他日成就自己的偉業招兵買馬,甚至可能會喪失性命,于是在曹操追問他天下英雄時,他假裝糊涂,處處設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來搪塞,如袁紹、袁術、劉表等。以劉備的胸懷,這些碌碌為用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而這些搪塞之語都被曹操簡略的評價一一駁回,針針見血。而從心理角度說,劉備稱自己害怕打雷,正是讓曹操認為劉備是胸無大志的人,從而不再提防劉備。
無獨有偶,將韜光養晦之術運用自如的除了劉備外,還有唐朝開國皇帝李淵。
到隋煬帝年間,皇帝已經十分殘暴,人民越來越忍受不了隋煬帝的暴行,于是,紛紛起義,甚至出現很多官員倒戈的現象,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國公李淵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識當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他。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
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去行宮晉見。而李淵此時正生病臥床,根本無法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產生了些許懷疑。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會被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隱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松了對他的警惕。這樣,才有后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李淵的做法是典型的韜光養晦之術,假如李淵當初不是自毀聲譽、低調做人,而是怒火中燒或者起兵的話,恐怕會在實力懸殊、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失敗,也就不會有后來造福于黎明百姓的大唐盛世。
同樣,現實生活中,我們與他人競爭,說話、做事都不可狂妄,要盡量放低自己,讓對方感覺到你已經示弱了。
其實,這不僅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更是一種自我保護術。直言直語、做事不經過思考是一個人致命的弱點,也會讓你在對手面前暴露無遺,當對方了解你的真實想法以后,便會對你大加防備甚至刻意與你為敵。可能你在吐露心聲的時候,的確沒有任何的顧慮,只看到現象的表面,也只考慮到自己的“不吐不快”,可是,當你想到你的這句不經意的話會給自己帶來困擾時,你還會無所顧及地說話嗎?“槍打出頭鳥”,太過囂張會成為眾矢之的。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對那些對自己構成威脅的人采取措施。而隱藏自己、避其鋒芒,才會保全自己。
上一篇:與其忍受削足適履的痛,不如果斷放棄重新開始
下一篇: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