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樂觀:只有人是會笑的,人不能失掉笑
只有人是會笑的,人不能失掉笑
陽光孕育了生命,生命和陽光又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陽光的價值不僅是給我們軀體帶來光明和溫暖,它還代表著信心、愛心、幸福,是我們精神生活的一種積極追求。我們的心靈需要陽光的沐浴。
“發(fā)現(xiàn)只有人是會笑的,是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人也是能失掉笑的,是曾經(jīng)滄海的人。兩者都是偉大的發(fā)現(xiàn)?!奔纠显谝槐緯姓劦?,只有人是會笑的,他認為自己活在這個大地上幾十載,曾笑過無數(shù)次,也看到別人笑過無數(shù)次。但是他卻從未琢磨過人會不會笑這個問題,就好像太陽自東方升起、人每天必須吃飯是極其自然的現(xiàn)象一樣,關(guān)于笑也不需要多加思考。
會笑與失掉笑
季老說:“就連人能夠失掉笑這個事實我以前也沒有探討過,不是用不著去探討,而是沒有想到去探討,沒有發(fā)現(xiàn)有探討的必要?!敝詻]有必要,是因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失去笑的人,也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人,就好像沒有遇到過鬼,也沒有想到會有鬼那樣。
那么,人又怎么能失掉笑呢?
季老認識一位參加革命幾十年的老干部,他溫文爾雅,平易近人。季老對他一直懷著深厚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佩。季老很愿意接近他,對他談自己的思想。他們聊天時是海闊天空、上下古今、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宗教,無所不談。這位老干部給季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閑談時老干部的笑聲最令其難忘。這不是微笑,而是發(fā)自肺腑的爽朗笑聲。笑聲悠揚清脆,溫和熱情,仿佛有著極大的感染力,每次一聽到他的笑聲,頓覺滿室生春,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生氣和活力。
當初聽到這笑聲,并不認為是難能可貴、不可缺少的,正如中國古詩中所說“司空見慣渾閑事”。后來,季老在校醫(yī)院門前遇到了他,由一個年老的婦女攙著。老干部的身體不如以往,路也走不穩(wěn),腿也邁不開,腳都抬不起來,看樣子是患了病。季老很關(guān)心他的身體,卻又無能為力,只能站一旁看著,生怕老干部看到自己引起他內(nèi)心的激動,對他的身體會有壞影響。季老注視了他很久,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后才猛然醒悟,他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成了一個不會笑的人,當然更不用說那爽朗的笑聲了。季老心頭猛地一震,他從前只知道笑是人的本能,現(xiàn)在卻得知人的本能也會失掉。
季老感覺,此時的自己同老干部一樣,臉上沒有一點笑容,自己也變成了一個不會笑的人,把笑失掉了。
通過自己的一些切身經(jīng)歷,季老認為,如果一個人失掉了笑,那就意味著失掉了希望,失掉了生趣,失掉了一切。這樣的人活在世界上,在別人乃至自己眼中,都成了一個多余的人,只不過是行尸走肉罷了。清風明月,春華秋實,在別人眼里都是極其美好的;但在這樣的人眼中,卻什么興趣也引不起來。在這世界上他就如浮云幻影,世界對他來說也是如此,他自己獨行于鋪天蓋地的遼闊和寂寞中。
季老后來又在這位老干部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并且在很多人臉上看到了笑容。把笑失掉,是不易的;把笑再次找回來,就更加困難。季老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笑的人,決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一個重新把笑找回來的人,能夠應(yīng)對任何的艱辛。
凈化心靈,就不會失掉笑容
人生不可缺少爽朗的笑聲,生活是一種選擇,也需要一種態(tài)度,選擇不同的心態(tài),就會有不同的生活。積極健康、進取關(guān)愛的心態(tài)才是陽光的心態(tài),只有擁有陽光的心態(tài),才能擁有愉悅的身心,才會成就幸福的人生。
生活中,心靈的花園也要時時修繕,否則就會雜草叢生。老子有句話值得借鑒:“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鄙秃孟衤糜?,注意力決定選擇方向,選擇又決定了內(nèi)容。生活就是如此,你選擇了什么,那些內(nèi)容就是什么,逐漸形成自己的潛意識,時時刻刻影響著你。倘若我們把糟糕痛苦的東西裝進內(nèi)心,則會污染我們的心靈。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yōu)槭裁床凰实匦Γミx擇美好呢?
世人可以追求名利,但不可癡迷其中,為名所累,為利所害。何時放下,何時才沒有煩惱。該放下時要放下,該分享時要分享。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態(tài)度行走于世,看淡沉浮與得失,以自己的生存理念及生活方式平靜地對待生活。不卑微,不凡俗,寵辱不驚,認真地工作,真實地生活,過好當下,享受人生。
心態(tài)平和,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日常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多一些爽朗的笑聲,懷著淡然的心態(tài),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外云卷云舒,過一種愜意的生活。
上一篇:季羨林:談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諧為貴
下一篇:季羨林:談人到晚年:勤無憂,豁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