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發脾氣
不亂發脾氣是一個成熟的人的基本素質,我們之所以會評價一個人成熟,就是覺得他不亂發脾氣。不亂發脾氣在一個人培養自己強大的競爭力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使一個人看起來更有領導風范,更能懾服自己的下屬,在下屬心目中產生很高的威嚴;它可以使一個人臨危不亂,坦然自若地處理任何突發或者緊急情況;它可以讓一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成熟穩重,能提高辦事的成功率。學會冷靜,不亂發脾氣,是我們邁向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
1798年年1月,拿破侖身處西班牙的緊張戰事中,然而有一天他匆匆地趕回法國巴黎。原因就是他的特工查出并證實當時的拿破侖的外交大臣塔里蘭密謀反叛。拿破侖返回巴黎后,立即召開了內閣大臣會議。在會議上,拿破侖的憤怒難以遏制,令他頓失往日的風度翩翩和指揮若定。拿破侖非常坐立不安,他雖然在發言中含沙射影地指出自己經知道了塔里蘭的反叛計劃。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塔里蘭的表現十分冷靜,當他聽到拿破侖說的話之后根本沒有任何反應,仿佛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密謀似的。
就這樣,塔里蘭越是淡定,拿破侖就越是氣惱。拿破侖甚至走到塔里蘭的身邊,陰冷地說道:“有些大臣希望推翻我的領導!”但是很可惜的是,塔里蘭的演技簡直好得不得了,他依舊絲毫不動聲色,甚至反過來很疑惑地看著拿破侖。塔里蘭的沉著和冷靜最終使拿破侖實在忍受不下去了,直接就沖著塔里蘭咆哮:“我賞賜給你那么多的財富,你怎么敢如此地密謀害我。你真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簡直就是一坨狗屎!”說完之后,拿破侖惱怒地離開,只留下一幫面面相覷,不知所以的大臣。他們從沒有想到過戰無不勝的皇帝陛下竟然會如此的失態。而主角塔里蘭卻泰然自若地站起來,欠欠身,向其他大臣說道:“各位,實在是很遺憾啊,我們的陛下原來是如此的粗魯。”
隨后,拿破侖的惱怒失態和塔里蘭的冷靜自若的對比像長了翅膀一樣在法蘭西和其他拿破侖統治的地區中流傳開。拿破侖因為亂發脾氣讓他的威嚴掃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塔里蘭取得了勝利,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愛發脾氣的拿破侖陛下因此在統治區內的威望大大降低,支持他的民眾會越來越少。
憤怒這種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往往就會讓一個人失去理智,就好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做出平時大家根本想不到的荒唐事情。這樣一來,就意味著一個人千辛萬苦建立和處心積慮經營的名譽或者是威望將會面臨被輕易毀去的危險。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大事情的決斷上輕易摻雜憤怒的情緒,隨便發脾氣,那么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試想如果作為一個決策者因為憤怒而使自己的方寸大亂,那么,這足以造成失去一筆很大的訂單甚至使一個企業一夜間面臨倒閉的危險。
事實上,經常發脾氣還會帶來更大的影響,不僅是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即使是我們原本清晰的思維也會因此變得混沌不堪,我們的決策對于自己或者企業的發展的影響也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我們或許有那么一天會意識到正是這種憤怒或仇恨的思想、這種暴躁及自私的陰影破壞了我們本來就不夠堅強的神經;會發現正是那些令人憤怒和焦慮的情緒以一種非常快的速度消磨著我們寶貴的活力及精力。這些情緒同時也損耗著我們的健康,它們不僅僅毒害著我們的身體,破壞著我們身體的平衡及協調,同時讓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變得越來越遲鈍,我們的睿智的決策從此沒有了蹤影。然而,如果是與之相反的情況則會給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我們不亂發脾氣,懂得遇到令人惱怒的事情時保持克制和冷靜,盡量讓一個溫和而略帶愉悅的情緒陪伴著我們,那么即使遇到了讓我們非常棘手的事情,這些情緒也能夠快速舒緩我們的精神壓力,而不是讓我們感覺到焦躁或者憤怒,也能夠增強我們思維的活力,提高我們的做事效率。有研究證明,甚至短短五分鐘的強烈憤怒的情緒就會給人身體帶來非常巨大的傷害,以至于需要花數個禮拜乃至數個月的時間的調養才能夠恢復,嚴重的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恢復過來,更不要提讓這種情緒以發脾氣方式表現出來的后果了。
現在,我們可以意識到如果我們亂發脾氣,就會讓憤怒的情緒爆發出來,我們就會意識到力不從心,處理事情時就會失去冷靜時候的睿智,我們的決策和判斷會全部偏離軌道;意識到自己身體會變得虛弱,精神變得委靡;意識到它們無情地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非常嚴重的破壞;意識到它們所帶來的全部惡果就是讓我們遭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既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更包括我們的事業,我們為之自信滿滿地拼搏也會因此而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我們要學會像怎樣預防身體疾病的產生一樣,預防這些情況的出現,為避免我們在事業的道路上走上彎路,不能更加順利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為更快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做好預防措施。
像憤怒和焦慮這樣的情緒都是來源于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蠢蠢欲動的思想,這一點和人們所產生的其他情緒相同。但是這種思想之所以會產生就是容易受人們周圍各種環境影響和控制的原因。如果一個人面對紛繁復雜的外界環境的影響,能夠駕馭得住自己的思想不受蠱惑和挑撥,那么他的未來必將會是成功的未來。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老道士正在大樹下給小道士講解玄機。
老道士說:“心頭怒火往往燒毀的就是一個人自己的內心,所以要學會制怒,心靜才能自然涼。”
小道士虔誠地向師父請教:“師父,您剛才最后一句說什么?”
老道士說:“心靜才能自然涼。”
“心靜之后是什么?”小道士又問。
“自然涼。”老道士說。
“什么是自然涼?”小道士再問。
“心靜。”老道士說。
“哦,心靜自然涼。那自然涼之前又是什么?”
“是心靜。”老道士說。
“心靜前面又是什么?”小道士再問。
“心靜前面?心靜前面已經沒有了。”老道士如是說。
“哦,心靜后面是什么?”小道士不停地問道。
“自然涼。”老道士說。
“那自然涼前面又是什么呢?”小道士鍥而不舍。
“你……你這里哪里像是在討教,分明就是在胡鬧!”很明顯,老道士動怒了,額頭上甚至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要想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怒氣,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會是一件可以輕易辦到的事情,即使是修行多年的老道士也不例外。身在職場中打拼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紛繁復雜的花花世界,面對欲望與物質的誘惑,我們要保持冷靜,就需要常人所沒有的決心,需要大智慧和大毅力,因為連在道觀里修行多年的老道士都有可能把持不住自己的情緒,一不小心也會動怒,更遑論我們呢。
每天清晨起床之后,我們都應該回顧昨天的表現,回顧一下昨天有沒有隨便亂發脾氣,自己對于情緒的控制有沒有比前天好一些,并且嘗試著做出更多的努力,學會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天都應該嘗試著一個全新的人,告訴自己不再受像憤怒一樣的不良情緒的困擾。并且應當盡力抹除隱藏在思想里的那些令人生厭的、會危及我們的事業和健康的不良情緒;應當盡力在我們思想的長廊里面抹去一切的混亂痕跡,用相對和諧的、令人振奮的和神清氣爽的新鮮的東西將它們取而代之。我們可以經常想象一些令自己開心的往事,或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暢往。
如果我們渴望獲取成功,那么就絕對不會在執行制訂好的計劃之前先閑來無事等上一等。讓我們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問問自己是否還在憤怒,是否還在沮喪或者憂郁,然后再決定是去照常工作,并且按照計劃行事,還是先冷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讓自己先變得充滿活力和足夠冷靜。我們不應該成為,我們的前途也不能成為那些不良心態的犧牲品。當我們感覺到憤怒或者沮喪時,嘗試著先不要急于計較它們,不如先試著痛快淋漓地沖個熱水澡,然后再一個人靜靜地冥想,通過思索和頓悟驅散那些縈繞在心頭的所有不快,我想那將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我們必須把自己武裝起來抵制那些破壞我們平和的心態,破壞我們寧靜幸福的罪魁禍首;我們應該喚醒自身一切的力量,將這些敵人無情地驅逐出我們睿智的思想。我們必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忽略掉那些令我們憤怒的念頭及想法,還包括那些困擾我們的任何東西,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并進一步解決問題將它們取而代之。不要使自己過于糾纏在一些令我們不快的事情上,不要過分地糾纏于那些過往所犯的錯誤和令人不快的往昔上。盡情地回歸我們的理性世界,讓睿智和明晰重新回歸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毫無旁騖地將每一件事情都能處理得盡可能完美,這樣才是我們成熟的表現,才是我們競爭力強大的表現。
當我們一旦發覺不愉快的情緒在心頭悄悄地涌現,就應該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那些與之毫不相關的事情上去,這也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為平復我們內心的煩躁,化解掉不安的情緒,并且在同時樹立起快樂、自信的心態,那么,那些令人不愉快的、阻礙我們前行腳步的及令我們的人生痛苦難安的罪魁禍首都必將會被完全驅散掉。就像是只有打開窗簾,讓陽光射進來才可以驅散眼前彌漫的黑暗一樣。即使我們沒有辦法將那些困擾我們心靈的烏云直接驅逐出去,我們也能夠間接達到這種目的,我們也能引導自己找到迅速減輕黑暗程度的辦法。比如當我們情緒暴躁想要大發脾氣或者情緒低落非常難過的時候,我們不妨試著停下自己手頭上的工作,用其他一些不同的思緒,認真地將這些思想的蛀蟲驅逐出我們的大腦,并做到堅決地消滅這些敵人。比如當我們郁悶非常,難以消解的時候,僅僅一個往昔快樂的簡單畫面、一個記憶中甜美的微笑或者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就會使我們很快地走出難安的困境。這種充滿了希望、寧靜或者是愉悅的情緒只需靜下來回想一下就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我們也可以嘗試著默默地告訴自己:只有內心平靜才是永恒的真理,混亂都是虛幻,并不是真實,必須要將它們全部調整過來才行。經常對自己進行這樣的心理暗示,我們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思想里面不愉快的陰云全都驅逐出去,從而重新喚回清晰的思維,那么,我們自己的內心將會永遠都是晴朗的夜空,只有那些睿智的星星在閃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成為自己情緒真正的主人,就會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人,在職場上能更加揮灑自如,在眾多的競爭對手當中就會輕易地脫穎而出。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經常發怒,罪魁禍首就是我們的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沒有養成經常吃早餐的習慣,總是喜歡一個人悶在家里或者辦公室里,不喜歡做運動或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等等。要想能夠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前提就是首先要有充沛的精力,同時要善于跟他人交流,與他人進行愉快的談話,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這樣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心中壓抑的不滿,從而避免憤怒的脾氣的噴發,又可以讓自己變得陽光起來,還可以從中獲得一種自己被需要的感覺,實在是一舉三得。事實上,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周圍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里去,把自己完全地當做其中的一分子。我們應當為周圍每一個人嶄新的變化或者收獲而感到發自內心的歡欣和鼓舞,應當為他們的歡欣的事情而感到由衷的愉悅,甚至應當為清新的空氣而感覺到非常滿足等,這些感覺都可以很快地使我們忘記煩惱和不快。
上一篇:不輕言放棄
下一篇:不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