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從內至外的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人要擁有快樂的內心,因為快樂是從內至外的。
一個小和尚在廟里待煩了,總覺得心情煩悶、憂郁,高興不起來,就去向師父訴說了煩惱。師父聽了徒弟的抱怨說:“快樂是在內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會轉為煩惱。”
接著,他給徒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某個村落,有個老爺爺,一年到頭的口頭禪是“太好了,太好了”。有時一連幾天都下雨,村民們都為久雨不晴而大發牢騷,他卻說:“太好了,這些雨若是在一天內全部下來,豈不泛濫成災,把村落沖走了?神明特地把雨量分成幾天下,這不是值得慶幸的事嗎?”
有一次,“太好老爺爺”的太太患了重病。村民們以為,這次他不會再說“太好了”吧,于是,都去探望老奶奶。哪知,一進門,老爺爺還是連說:“太好了,太好了。”村民不禁大為生氣,問他:“老爺爺,你未免太自私了吧?老奶奶患了重病,你還口口聲聲說太好了,你到底存的什么心呀?”老爺爺說:“哎呀,你們有所不知。我活了這么一大把年紀,始終是老婆照顧我,這次,她患了病,我就有機會好好照顧她了。”
看,生活就是這樣,不要總疑春色在他人之家。生活過得好與壞,關鍵在于自己對生活的把控。世界上不存在極樂世界,沒有人能夠逃脫“不幸”與不快樂的際遇,因此,總是尋找所謂別人過和生活,會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一個水管工運氣不好,先是因為車子爆胎,延誤了一個小時,然后是電鉆損壞;最后呢,那輛載重1噸的老爺車拋錨了。水管工收工后,好心的雇主開車把他送回家。到了家門口,水管工邀請雇主進去聊天。
在門前,滿臉霉運的水管工沒有立即進屋,他沉默了片刻,伸出雙手,用力拍了拍門旁一塊石頭。等到門打開,水管工滿臉笑容,和兩個孩子熱情擁抱,再給迎面而來的妻子一個響亮的吻。
在家里,水管工笑逐顏開地招待雇主。雇主離開時,水管工送他到門外。雇主不禁好奇地問:“剛才你在門口的動作,有什么深刻含義嗎?”水管工爽朗地回答:“有,這是我的‘煩惱石’。我在外面工作,不順心的事總是有的。可是我不能把煩惱帶進門,門里有太太和孩子,他們是無辜的。我就把煩惱暫時在石頭上晾一晾,讓石頭先幫忙看管著,明天出門我再帶走。神奇的是,第二天我再到石頭跟前去,‘煩惱’往往都不見了。”
水管工是生活中明智的人,這樣的人是不會不快樂的。
擁有一顆快樂之心,才能開開心心地面對世間的一切;心總是處處積聚憂傷,見到的世界也會是黑暗無比,昏昏沉沉。快樂要從內心尋找,因此快樂之心一定是要健康的,要沒有任何創傷的,哪怕自身一貧如洗,哪怕身處惡劣的條件,快樂之心也一定會讓他可以悠然自在。因此,有一顆健康的心,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內心至外表都會充滿陽光,充滿美麗。
人的快樂之心不分大小,創造的快樂不分大小,再小的快樂也是“快樂”。
有位醫生素以醫術高明享譽醫務界,事業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診斷出患有癌癥。這對他不啻于當頭一棒,他一度情緒低落。可最終他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他的心態也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了。
在勤奮工作之余,他沒有放棄與病魔搏斗。到現在,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于他生命的頑強,就問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這位醫生笑著答道:“我不斷地向前看,我看到了很多未盡的工作。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
這位醫生不但醫術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對于他來說,救死扶傷是他最大的“快樂”。就是憑著這樣的快樂心態,他得到了上天的眷顧——連死神也對他望而卻步。五年后,他身體已無癌細胞。
所以說,每個人的快樂不一樣。當你覺得快樂時,再小的快樂也是“快樂”。
過年的晚上,一家人圍著桌子吃年夜飯。
“談談你們的新年新愿望吧。”父親笑著對3個孩子說,“看看誰的最有意義。”
“我的愿望是希望今后能考上最好的重點大學!”剛上高中的大兒子說。“我的愿望是樣樣考第一!”讀初中三年級的二兒子說。“我沒有愿望……”小女兒平靜地說道。大家頓時都瞪大了眼睛。小女兒接著說道:“我只知道要存錢買一套故事書,現在我已買了其中幾本了。”
父親高興地笑了起來,他說道:“小女兒這個愿望非常的好啊,兩個哥哥都還只是想著呢,可我們的小女兒已經開始做她的事情了。小女兒,把你買下的故事書都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吧。”小女兒很高興地點點頭,從自己的房間里抱出來一摞故事書。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快樂的目標不必太大,太大往往讓你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做,而建立了合適的快樂目標,你的行動也會變得更加有計劃、有動力了。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了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老師蘇格拉底詢問,快樂到底在哪里?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群年輕人于是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了水,年輕人把老師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
蘇格拉底問道:“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學生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說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到。”
生活中,如果你可以體會到再小的快樂也是“快樂”這樣的感覺,那連吃飯睡覺你也會覺得是非常快樂的事了。
也許你不能改變一件已經變糟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改變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它對你的影響,你可以選擇你的心情。一個人,只有體驗了人世百態,體驗了悲歡離合,體驗了得到與失去后方能明白,再小的快樂也是“快樂”。
上一篇:忘掉煩惱
下一篇:成功需要美德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