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身體臣服,而非控制
一旦開始學習關愛自己的身體,才發現想要好好愛護它,原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了那么多的養生節目,也參加了各種養生班的學習,他們似乎講的都對,可又是互相沖突的。有些老師確實從理論到實務造詣都很深,但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未必能學明白。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被試驗的小白鼠,試驗來試驗去,并不知道做得是否對,某些方法是該堅持還是放棄?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某一條哪怕適用99%的人,也可能你就是不適合的那一個。
本山大叔有句廣告詞:“不看廣告看療效。”通常檢驗標準是看效果,可是效果也有短期與長期之別,而且,你也不一定了解這個效果是否是用犧牲身體的整體狀態換來的。我們常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嚴格意義上講,真正的治療一定是標本兼治的,犧牲本的治標,只能說是讓癥狀消失,根本不能說是治療。癥狀消失,身體某一方面狀況的改善,并不代表更健康了。
那段時期很困惑,可以說學得越多越緊張,心里越糾結,因為無法將所學統合起來。確切地說,是找不到衡量身體是否健康的尺子。沒有尺子,就根本談不上選擇。當然從理論上好講,衡量的尺子就是整個生命狀態,就是身體自身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恢復能力、調整能力。但判斷這些能力升降的依據又是什么?我覺得在答案沒有明朗之前,先停下來,停止一切的造作,在方向還沒有明確之前,止步就是進步。錯誤的治療,不如不治;錯誤的養生,不如不養。所謂錯誤,就是效果有利于局部,但是降低了整體的平衡水平。
三年前,我第一次去修德谷參加禪修。那時候我不愿意出門,因為一出門就便秘。又說上四念處,我很受挫折,因為原來我也上過這樣的課程,別人分享說觀想到什么什么,繁花似錦,我往往是枯坐了一小時又一小時,除了腰酸背痛腿麻啥也沒有,老交不上作業。后來想想還是去吧,那位老師教的不適合自己,并不代表這位老師教的也不適合自己。
前三天也沒有上廁所,同學說,你別老給自己設程序,說自己一出門就便秘,你要信任自己的身體。當時我還挺抵觸,心中嘟囔,我信任它就不便秘嗎?進了課堂,老師講要如實觀。我一聽心就放下了,這回作業能交了。觀到什么如實說就行了,我只觀到腰酸背痛腿麻也算合格,那就是我觀到的實相,而不是費腦筋去觀到某個鏡像。
一下課我就收到一個信號:去廁所。我想反正你讓我來的,我只管來了蹲下,別的什么都不管啊!十幾年便秘,我會用很多法兒,指揮身體怎么解決便秘的問題。結果很輕松地解出來了,我哭了,才明白我錯在了哪里。原來我從來沒有信任過身體,一直是在控制身體,把角色弄顛倒了,在何時大便、怎樣大便這件事情上我應該聽身體的,而不是讓身體聽我的。
結果十幾分鐘后又收到第二個信號:去廁所。我還從來沒有一天解兩次大便的,結果又輕松解出來了。那一天我沒干別的,就如實觀到了三個信號:去廁所。下午第三次覺察身體想去廁所時,我想就算你騙我,我也配合一下,我都折騰了你這么多年,你錯一次也正常,騙我我也不怪你。結果又順利解出大便。猛然間我意識到身體是在告訴我,你是按要求來了,可我還沒工作完你就走了,你總得等我工作完了吧?那一刻我終于臣服了,向身體臣服,臣服要比控制簡單得多。
上一篇:各盡本分,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下一篇:喜歡,就直接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