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一顆平常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面對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他覺得自己應該是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正在向著他無法想象的深谷滑去。無奈之下,他來到醫院,祈求醫生的幫助。醫生在對他做了全面檢查之后,只對他說:“出去走走吧,年輕人,到一個你向往的地方,度一次假,我將給你四張處方,你分別在你度假第一天的9點、12點、15點和18點打開。”
年輕人聽從了醫生的建議,收拾行囊來到了小時候非常喜歡的海灘。早上9點,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醫生給的第一張處方,上面只有簡單的四個字:用心聆聽。年輕人很不解,但依然按照醫生的吩咐坐在海灘上,后來干脆閉上眼睛躺下。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里,他第一次感到心的平靜。伴著海浪聲,他想起了小時候,那些無憂無慮的歲月、簡單的快樂。
中午的時候,他打開了第二張處方,同樣簡單的幾個字:回顧那些快樂的事。于是年輕人想起了記憶深處那些幾乎快被他遺忘的感動與快樂,慢慢地,他嘴角微翹,那些快樂的感覺又回到他的身邊,溫馨又甜蜜。
第三張處方比較難解:檢討動機。年輕人想,這應該是找找不開心的原因吧,于是他回憶起那些讓他轉變的往事,都是些他刻意忽略,卻讓他悶悶不樂的事。
最后一張處方上寫著:把憂愁寫在沙灘上。經過了一天的回憶、反省,年輕人在沙灘上寫下幾個字,然后轉身走了。因為他知道,潮水馬上就來了,它們將帶走他所有的不快。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壓力,若保持一顆平常心,則可以使自己的心態更加平穩。面對名譽地位,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氣凌人,把功名利祿看輕些、看淡些;面對挫折失敗,不要憂傷,也不要自暴自棄,把厄運羞辱看遠些、看開些。如此,便可獲得心靈的祥和。
細細想來,人生苦短,一切都只如過眼煙云,得而失之、失而得之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只要意識到一切都可能因為時間空間的轉換而發生變化,就能夠真正做到得之泰然、失之淡然,擁有一顆平常心。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一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們對事物、對名利應持有的態度。其實,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擁有一顆平常心。
心靈感悟
平常心,不過是我們在處理日常事務時所持的一種心態,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個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懂得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尊重生活中那份“平淡味”,心理和生理才能達到平衡狀態,健康與活力才能自然煥發。
上一篇:快樂由自己決定
下一篇:把握命運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