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揮毫嚇退敵寇
顧炎武是我國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他寫得一手好詩文,又能作畫并配以好書法。傳說他曾畫過一幅《七竹圖》,竟然嚇退了倭寇,解了昆山之圍。
有一年,倭寇從寶山登陸,在嘉定、太倉一帶大肆搶掠,隨后直逼昆山。昆山縣令率領1000官兵,朱鳳帶領700民軍堅守抵抗,當時,顧炎武也在城中助戰。
昆山城被圍已好幾個月,大家眼看儲糧不足5日,而增援兵馬還遲遲未到.都非常著急。探子報說倭寇又在四面增兵,在城外耀武揚威地列開陣勢。顯然倭寇是想盡快攻破昆山洗劫全城然后下海東渡。
昆山守軍只守不攻,倭寇又久攻無功。倭寇無奈只好派人前來下了一封戰書。昆山縣令接到戰書后心中很是焦急,這些都被站在一旁的顧炎武看在眼里,他上前一步對縣令說:“我愿為您代作應戰書,叫倭寇不戰自退!”
原來,顧炎武在城上看到倭寇不停地叫罵這種場面,料到敵人已急不可耐,一定是受到天時、地形等因素所迫,想速戰速決,顧炎武便不由心生一計。
顧炎武當場揮毫畫了一幅《七竹圖》,并在一側題詩一首,然后吩咐兵士用弓箭將這張特殊的應戰書射向敵營。
第二天,城外一片寂靜,倭寇果然連夜撤得干干凈凈。原來,倭寇的首領是個中國通,知道《七竹圖》的含意。七桿修竹蒼勁挺拔,桿如銀槍,葉似金箭,旁邊的題詩為:
戚公將兵堪英威,
綠竹為槍斗敵倭。
玉山眾志成竹海,
綽然斬賊過黃梅。
當年戚繼光將軍坐鎮常熟,發動軍民用綠竹當長槍與敵作戰,倭寇的戰刀越快,綠竹也就被削得越尖,直殺得倭寇大敗而逃。顧炎武將這個歷史典故作成詩畫,向倭寇宣告,昆山人民將效法戚繼光誓與敵人斗爭到底。倭寇見難求速勝,就連夜不戰而退了。
上一篇:顧大嫂智擒小偷
下一篇:饑餓成就巴爾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