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才能換來別人的幫助
人如何才能不斷地走向勝利,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勝利滿足自己的價值取向。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所期望,我們就要時刻舉起希望的燭光,打開別人心靈的窗戶,照亮人世間的路途,勇往前行。
在《猶太法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國家垂涎猶太人的富有,于是傾全國之兵來攻打猶太王國。當敵人把都城圍起來的時候,身處困境的國王和大臣都很已經絕望了,城中因封鎖導致糧食無法運進來,所以糧食日益減少,每天都有饑餓而死的人,甚至傳出了人吃人的慘劇。
這時,國王想還是向鄰國求救兵吧,可是如何才能說服鄰國能夠發兵呢?起草一封打動人的書信就是至關重要的,國王把這一使命交給了國家最有才華的大臣,讓他起草一份國書。但是,該大臣認為敵我兵力懸殊,在這種危急時候,不一定有人肯出兵救援。一想到這里,他就覺得提筆的手毫無力氣,怎么也寫不下去。
但大臣繼而想到,自己的王國已經面臨毀滅的邊緣,所以他不得不使出全力來寫這封信。剛寫了一句,就覺得不滿意而把它撕掉了,再換一張紙,如此反反復復,仍然寫不出一封信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天色有些昏暗了,為了不影響他的視線,一個隨從點燃蠟燭,拿到大臣房里來。大臣正在細細斟酌字眼,也沒有注意到這個蠟燭。不久,天色完全暗下來,夜晚已經來臨了,大臣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些看不清,于是大聲對侍者說:“舉起蠟燭。”
大臣說著,同時不知不覺也把這句話寫進了那封信里。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打動了鄰國國王的心,使他派兵救援,終于把侵略者打敗,拯救了這個已經瀕臨滅亡的猶太王國。
《猶太法典》在講述完這個故事后,總結道:“人只要能不斷保持希望的燭光,就不怕忍受黑暗。”
上一篇:用方法解決問題
下一篇:給消費者一點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