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惜英雄而演奏名曲
嵇康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更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和《聲無哀樂論》。
嵇康主張聲音的本質是“和”,合于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并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古代一組著名琴曲。
嵇康年輕時經常在夜間月下練琴。有一次他到外地去游玩,到了洛西的西郊后,住在了華陽亭。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十分優美。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嵇康焚香獨坐,取出隨身攜帶的古琴,面對粼粼閃光的湖水,又盡情地彈奏起來。他彈得十分認真,一個人陶醉在琴樂的意境之中,忘記了時間的早晚和周圍的一切。
彈著彈著,已經到了三更時分,嵇康興致未減,還準備著再彈一曲。他忽然發現,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安靜地站在他的身旁。嵇康仔細一看,這個老人全身是白色服裝,清癯的面容顯得十分文雅,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嵇康從來也沒有見過這位老人。他連忙停止彈琴,很有禮貌地問道:“請問老人家從哪里來?有何見教?”
那位老人不報姓名,也不回答從哪里來,而是慢條斯理地說:“我是特地來這里聽你彈琴的。”
嵇康看到這個人很客套,又是一位老人,便與他攀談起來。兩個人談得十分投機,從古至今,海闊天空,無所不及。
尤其是談到音樂知識時,那位老人說得入木三分,有條不紊。談到彈奏古琴和創作古琴曲,他更有獨到的見地和豐富的經驗。嵇康本來就好學好問,一聽到那人的種種精辟見解,心里十分佩服,立即要拜他做老師,誠懇地向他請教。并請老人彈奏幾首曲子。
老人落落大方,毫不推卻,擺好古琴,熟練地彈奏起來。開初,他彈得輕松和緩,幽靜深邃,淡淡疏疏,慢慢地,琴聲變得沉重郁抑,悲痛憤怒。
緊接著,節奏加快了,力度也增強了,老人剛勁有力的手指靈活自如地在琴弦上跳躍飛舞,琴聲霎時變得激昂慷慨,雄壯有力,鏗鏘的琴聲就像遼闊的海洋卷起了驚濤駭浪,驟然一聲狂風暴雨,仿佛有千軍萬馬沖上戰場,所向無敵……
“太妙了!太妙了!”嵇康激動地叫起來,他從來也沒有聽到過這樣好的琴聲,他佩服得向老人連連拱手叫絕。
老人彈完這曲之后,嵇康想請求他教會自己彈這個曲子。他問道:“老先生彈得真是奇特,不知道愿不愿意教我學會這個曲子?”
老人見嵇康態度誠懇,笑了笑。他說嵇康彈的曲子過于柔婉纏綿,沒有力量。如果嵇康要學他這個曲子,先得有一個條件——他只教嵇康彈,而嵇康不能再教別人彈。
接著,老人告訴嵇康,這個曲子叫《廣陵散》,講的就是春秋時韓國的俠士聶政為嚴仲子刺韓傀的故事。嵇康本來就崇敬聶政,被他一說,就仿佛親耳聽到了聶政彈奏的悲壯的琴聲,仿佛看到了聶政視死如歸的戰斗情景。嵇康異常地激動,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臉上淌滿了淚水。
老人又把彈奏《廣陵散》的技法要點一五一十地傳授給嵇康,嵇康心領神會,很快就學會了彈奏。他從頭至尾彈了一遍《廣陵散》給老人聽,老人聽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就告辭了。嵇康起身去追,卻發現老人的身影已經神秘地消失了。
后來,嵇康到處尋找,卻再沒有找到這位教他彈奏《廣陵散》的老師。但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廣陵散》。由于喜愛這首曲子,嵇康幾乎天天都要彈奏這個曲子,聶政刺韓傀的故事隨著琴聲常在他的腦海里縈回,給了他力量,給了他勇氣。
由于旋律激蕩,慷慨壯烈,嵇康彈奏的《廣陵散》很快就聞名天下了。許多人都要拜嵇康為師,學習彈奏這個曲子。但嵇康信守約定,沒有教給任何人彈奏。就連嵇康的親外甥極力懇求,嵇康都沒有答應。
嵇康當時所處的魏國,是司馬昭當丞相。司馬昭是個很有野心的政治家,他為了能掌握皇權,四處招兵買馬,拉幫結派。由于嵇康才華橫溢,司馬昭也曾經企圖拉攏嵇康為他效勞,擴大他的勢力。
但嵇康為人正直又淡泊名利,非常反感司馬昭貪圖權利的做法,因此堅定地拒絕了他,還表示要揭露司馬氏的陰謀和手段。司馬昭十分無奈,經常派他的謀士鐘會去拉攏嵇康。
嵇康不像當時的阮籍那樣圓滑。八面玲瓏的阮籍遇到鐘會來糾纏時,總是裝著喝醉了酒,不予理會。但嵇康和聶政一樣脾氣倔強,不但沒有躲避,還經常當面對鐘會毫不留情地挖苦諷刺,使鐘會十分尷尬,常常碰一鼻子灰。
對嵇康懷恨在心的鐘會鼓動司馬昭除去嵇康這個眼中釘。于是,司馬昭捏造事實,誣蔑嵇康通敵,將他關進了監牢,準備處死他。
嵇康被關進監獄后,仍不向司馬昭屈服低頭。他經常在獄中彈奏《廣陵散》以此抗議司馬昭的迫害,表達自己寧死不屈的決心。但司馬昭也沒有讓步,堅持處死嵇康的決定。
行刑的那天,嵇康大義凜然地奔赴刑場。老百姓們聞風而來,包圍了刑場,一個個為嵇康遭到陷害而憤憤不平。更有3000名太學生集體為嵇康請愿,要求赦免嵇康的死刑,并邀請嵇康來太學做老師。司馬昭沒有同意。
快要臨刑了,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要來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又撫了一曲《廣陵散》。
琴聲飛揚,激昂慷慨,人們仿佛看到千軍萬馬從琴里殺將出來,矛戈縱橫,刀光劍影,熊熊烈火在血濺古琴!
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唉,看來《廣陵散》要失傳啦!”說完后,嵇康從容地赴死了。嵇康倒了下去,但是他的不屈形象卻與《廣陵散》樂曲一樣千古不朽。
據說嵇康的外甥雖未得到嵇康的親自傳授,卻暗中學會了30多段的指法。
上一篇:家徒四壁的柴可夫斯基
下一篇:師曠作《陽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