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回不去的時光
小溪是我見過將母愛和父愛詮釋得最別致的一個姑娘。
大學,我們忙于戀愛、K歌、涮火鍋,也許,我們真的很忙。
那會兒,三天一個電話都堪稱孝順,但小溪一天三個,我們感覺她特別異類,于是有朋友問她她媽媽都說了些什么,小溪掰著手指說:“吃飯了嗎?喝水了嗎?在哪里呀?老三樣。”
朋友:“三個電話,全是這樣,你不覺得煩嗎?”
小溪笑了:“煩什么呀,吃了,喝了,在學校,有什么可煩的。”
當時,我并不太理解這種思維,因為我們還處于放蕩不羈的年紀,時刻都想活得策馬奔騰、瀟瀟灑灑。
朋友瀟瀟是最不耐煩于這些情感糾結的,聽其他室友說她與父母感情不和,尤其是她的父親,見面總是三分吵,七分冷淡。
一開始我還不信,在我的觀念里,父母關系再不好,也不過是拌拌嘴便過去了,父子之間哪有什么仇可言。
后來,我信了。我目睹了瀟瀟與她的父親爭執,罵著罵著就打了起來,打完就散了。瀟瀟在醫務室時,我和小溪去看了她。
小溪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跟爸爸吵架是什么感覺?”
瀟瀟以為小溪挖苦她,便沒了好氣:“你是在嘲笑我嗎,誰不知道你是有個好媽好爸的,給我滾出去。”
小溪拽著衣角:“我爸在我兩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你能告訴我跟爸爸吵架是什么感覺嗎?你能告訴我小時候放學奔向那個男人是什么感覺嗎?更或者你能告訴我叫‘爸爸’的時候是什么感覺嗎?”
小溪泣不成聲,我們都淚流滿面。
關于那三個電話的鈴聲似乎不是在提醒小溪該接電話了,而是在提醒我們該想想電話線另一頭的人了。
工作之后,為了生活,我們真的陷入了忙碌,接個電話或急或哭。
當我們告別無憂無慮承擔起生活的壓力時,才初覺父母的不易,才開始咀嚼那些曾經聽得耳朵都起繭子的話,嚼著嚼著就哭了。
有一天你成長了、成熟了,可那一天卻殘忍地拉開了你與父母的距離,因為你與他們揮手,將步入下一個全新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里,他們不再如從前嘮嘮叨叨,只是在遠處默默地看著你,祈求上天讓你枕邊那個人對你好。
婚后的日子,他們總是小心翼翼跟你說著話,這種小心翼翼充滿了客氣,不知不覺你們口中聊得最多的便是天氣,天熱了不要中暑,天涼了多穿件衣服,在這樣的對話中,關于曾經,似乎有些懷念了。
在那些曾經的時光里,你或許只有5歲,不知天高地厚,與人打了架,回來挨了打;在那些曾經的時光里,你或許只有10歲,成績不太理想,害怕把卷子拿回家;在那些曾經的時光里,你或許18歲,挑燈夜讀為了高考,桌子上從來不缺一杯熱牛奶;在那些曾經的時光里,你或許25歲,挑得如意郎君忙婚禮,有人在角落輕聲哭泣……
有人說,最美好的時光是回不去的時光。這句話放在年少輕狂的日子不管是聽還是說都覺得那么酸,酸得矯情,可此時此刻聽起來說出來依舊酸,但酸得心痛。
上一篇:人生,從內打破便是成長
下一篇:他們記得,我們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