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自由都值得歌頌
父母的愛情,奶奶之命,媒妁之言。
我們的愛情,緣分之命,婚姻之言。
“八零后”的時代,有太多的字眼兒去詮釋,我已然找不出更好的字眼兒,但我想談談關于我們的愛情。
“自由”兩個字眼兒彰顯了“八零后”的個性,因為個性,我們從被關注到變得沉默。
是愛情錯了,還是年代錯了?
跟一個同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臉上寫滿了憂傷,而她一臉的不屑。
她說,在快餐時代,愛情屬于童話。
我想,正因為如此,《匆匆那年》才會潸然淚下。
蘭遇到了蕭,她遇到了初戀,也遇到了愛情。
正如所有的愛情,剛開始分分鐘的分離都如同生死,糾結再三,一擁再擁。
蘭給了蕭房,給了蕭車,給了蕭工作,生怕房子住得不夠舒適,車子開得不夠大氣,工作干得不如心意,她能給的她都給了,唯獨沒有給她自己。
跟蘭喝下午茶的時候,她不如從前被愛情滋潤著的那樣容光煥發,她眼角的笑容有些閃著淚光,我沒問她,她也沒說。
直到分離時,她問我是不是得到了就不再被珍惜了。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因為傷痛可以一兩句話訴盡,但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痊愈得了的。
正如預期那樣,他們分手了。
當酒在酒杯中晃蕩時,酒濺在了她的手上,繼而她朝窗外扔掉了杯子,小別墅外還能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如同她的心碎。
關于小白臉的輿論和譴責實在太多,但在愛情的領域里,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怨不得別人。
關于愛情,是一個道不完、言不盡的話題,可誰能道明白、言清楚過?
我們鄙夷父母的愛情,卻深深羨慕著,因為那是一個牽了手或許就會結婚的年代。
放逐自由,我們愈加迷茫,迷茫中婚嫁,迷茫中為柴米油鹽四處奔波。偶然聽到某個人愛了誰,某個人恨了誰,我們不屑地說罵著“矯情”。
我們愈發感慨愛情屬于手里抓著面包或是屬于年幼無知的,手里抓著面包的人可能因為愛情收獲婚姻,年幼無知的人們只能在一次次落淚中走向平凡的柴米油鹽。
有些人一輩子不懂愛情,卻時時刻刻享受著愛情,比如我們的父母。
我們矯情于他不給她倒一杯水;我們矯情于他不給她做一頓飯;我們矯情于他不陪她看一場電影;我們矯情于他不陪她度一個周末……
我們感動于他給她倒了一杯熱水;我們感動于他給她做了一頓熱飯;我們感動于他陪她看了一部韓劇;我們感動于他陪她周游了世界……
他給老伴兒倒的水永遠放在一個位置;他給老伴兒下的面條還是很難吃;他給老伴兒寫了一本《回憶錄》;他扶著老伴兒逛菜市場……
你跟老爺子談愛情,老爺子會說你瘋了。我們確實瘋了,在自由的世界瘋狂,卻追逐不到曾經的美好。
愛情從來不屬于現在,屬于現在的叫感動。
愛情,兩天一夜,昨天相擁是為了回憶,明天相擁是為了生死相依,那一夜,給生命賦予了責任。
上一篇:不是所有夢想努力就能實現
下一篇:不死的念頭才叫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