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句話原意是指自身在曹操那邊,但心還想著漢室。比喻身不由己,心不動搖。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七回。
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認為劉備是個英雄,現在如果不攻打他,將來等到劉備勢力強大了,就很難攻下了,于是便率二十萬大軍,分兵五路直逼徐州。
劉備聞訊,派人向袁紹求救,袁紹不肯發兵。劉備便與張飛偷襲曹營,結果中了埋伏,兵敗逃散。這時候,關羽保護劉備的家眷,死守下邳。曹操心想,關羽武藝高強,令人喜愛,要設法說服他來投降。
謀士獻策說:“關羽性子剛強,很講義氣,決不肯隨便歸降,必須使他進退無路,再去游說他,才會有結果。”于是,叫徐州、小沛俘虜來的兵士仍到下邳去投奔關羽,埋伏在城里做內應,并令曹將在城外挑戰。
關羽因保護著二位嫂嫂,就按捺住性情,不肯出戰。誰知曹軍在城外百般辱罵,激怒了關羽,便領三千兵士,提刀上馬,出城交戰。曹將打一陣,退一陣,一直把關羽誘到城外二十多里的一座土山上。關羽被曹軍團團圍住,曹操趁勢攻破下邳,并派張遼來說服關羽歸曹。
張遼說:“你和劉備桃園結義,要同生共死。劉備還要做一番事業,決不愿意你今天戰死。他把家眷托付給你,你死了叫誰照顧?依我說,不如降了曹丞相,慢慢打聽劉備的下落,有了消息,再去尋他。”
關羽思考了片刻,提出三個條件:一、只降漢朝,不降曹操;二、把劉備的俸祿贍養他的家眷;三、一旦知道劉備的下落,就要出去尋他。
張遼聽了,全都答應了他。于是關羽暫屈曹營,但他仍非常懷念劉備。
曹操看到關羽綠錦戰袍舊了,就派人做了一件新的送他。關羽卻把舊袍罩在新袍上,說:“舊袍是兄長劉備所賜,見了舊袍就好像見到了他。”
曹操見關羽的馬瘦弱,就把當年呂布騎的赤兔馬送他。關羽大喜過望,連忙跪下來,一再稱謝。
曹操覺得很詫異,問:“區區一匹馬,你為何這樣重視?”
關羽說:“素知此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我有了這匹馬,只要知道兄長的下落,一天之內,就可以和他見面。”
后來,關羽知道了劉備的行蹤,立即掛印封金,離開許昌,前往投奔,經過五處關隘,斬了六員攔路的曹將,在古城會見張飛,終于重新與劉備相見。
上一篇:走向成功的途徑
下一篇:輸與贏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