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不同
作者簡介
王一竹:教育科學學院2013級教育學專業學生,中共黨員。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專業二等獎學金。曾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第二課堂積極分子”“優秀部長”稱號。現就職于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
曾經有一位哲人說過,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兩個人。亦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講“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而畫面中的這個理論是本次我演講的靈魂支柱——“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霍華德認為每個人都至少擁有這八種智能,他們分別是人類最杰出的創作語言,能令人沉醉的音樂,帶有立體色彩的空間想象,猶如福爾摩斯般的邏輯推理,像博爾特式的運動,帶有冒險意味的探索自然,最難能可貴的內省以及我們最熟悉的人際交往這八種能力,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領域潛在的天才,每一個人都是非凡的個體。那么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發覺潛能進而與眾不同呢?
玩出不同!
說句心里話,其實提到“玩”的時候,我感到身心舒暢。并且,其實在玩的世界里也是分等級的。處于低級的玩符合本我追求快樂的原則,其目的就是開心。處于中級的玩符合自我尊重現實的原則,其目的是陶冶自己。處于高級的玩符合超我不斷探索的原則,其目的是突破自己。在玩中玩出了新高度,在玩中玩出了高水平,這才是真正厲害的。
那么讓我們悉數一下那些玩出名堂、玩出不同的故事吧。
有人戲說世界是被三個蘋果所改變,大家知道是哪三個蘋果嗎?是夏娃偷吃的禁果,砸在牛頓身上的蘋果,還有喬布斯創造的蘋果。
亞當和夏娃這對西方最早的CP甜蜜的生活在伊甸園中。可是出現一條蛇引誘夏娃吃禁果,結果就是上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被趕出伊甸園的他們,飽受人間疾苦,嘗遍世間酸甜苦辣。其實蛇的誘惑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動力來自他們自身的好奇探索之心,是他們逐漸對未知的大自然有了探索的欲望。于是夏娃勇敢地玩了一把火,成為創造人類的鼻祖。亞當和夏娃的這個蘋果啟示著我們好奇是探索的原動力,探索是發現的關鍵點。就如奧爾夫音樂的創造性特點,給孩子們呈現一張圖片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或是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或是自己打著節拍唱出嘻哈風格。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在探索中發現自己的潛力。所以作為未來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引導他們自己在“玩”中去探索真理,進一步發現新知。
而那個砸到牛頓身上的蘋果開啟了科學新時代。提到牛頓我們所想到的首先就是他的引力學說,羨慕他超群的邏輯推理能力,然而現實中這位成就卓越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卻在語言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發展欠佳。沒有知心朋友,沒有摯愛妻子,一生孤獨。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為他打開了一扇落地窗。這也恰恰證明了人是由多元構成的,就像前面我所提到的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學說,每個人都有所長也有所短。小時成績平平的牛頓不被人看好,但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少年平日最鐘愛一件事情,用東北專有名詞講“樂意鼓求”,即喜歡做小發明小創造。但日積月累下,牛頓將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進行合理的思維邏輯推理,就這樣在“鼓求”當中突破了自我,在“鼓求”中成就了不同,終成大家!
這也啟示著未來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理論聯系實際,給孩子們獨立的思考空間,讓他們也親身體驗小發明小創造——這種“玩”中帶來的收獲,不讓知識一直漂浮在云端。一方面我們既要開發孩子們所擅長的一面,同時又要鼓勵孩子們去突破自己不擅長的,力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最后一個蘋果在全球擁有大量的粉絲,所以他的締造者在生前和死后都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喬布斯,一個玩轉科技時代的人物。而他的成功,不否認于他有著猶太人的優良基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后天的努力。喬布斯的事業歷經了幾多坎坷,同樣也經歷了幾多輝煌。人最難能可貴的是反省自己,喬布斯即是如此,不論是處在人生低谷時期,還是創新的瓶頸時期,抑或是處于股價暴漲時期,還是新產品取得巨大反響時期,他都能冷靜下來認真地內省,在靜修中追尋創意靈感,在反思中尋求更高的突破。正如霍華德在關于內省智能的闡述“內省,常靜思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愛獨處,以深入自我的方式來思考”,喬布斯的內省成就了他的事業,讓他玩轉了科技。這個蘋果也啟示著未來將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我們,教育不僅僅要傳遞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會反思,經常靜思明確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深入自我的內心來思考問題,讓孩子們玩轉知識。
所以說,學與玩不能被視作矛盾的死敵,而應該是被視作促進發展的同一體。真正的“玩”是探索,是發現,是內省,是理論聯系實際。玩不是阻礙學習的山,而是通往成功的橋!關鍵在于教育者的啟發與引導。就如我國教育著作《學記》中所講:“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結合實際來看,即教師的教學是讓學生明白道理。在教學過程中,引導而不強加灌輸,鼓勵學生而不過分嚴苛管教,適當啟發而不將結論和盤托出。這樣會使師生關系融洽,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件輕松愉快的事,讓學生學會用心思考。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身為吉林師范大學學子的我們更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我們學到更多教育之道,更明晰教育之理。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關鍵是要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孩子的與眾不同,而本次我所講的核心即是“若要不同,就要玩的出眾”,“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讓我們共同肩負起教育的重任,為明天更好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
☆教師點評:李宇環
學習的最佳環境在于生活的本身,對人生的感悟,對事物的觀察與認識,都離不開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玩”也是娛樂生活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的最佳方式。本文引經據典,詳解了包羅萬象的教育理論和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對師范類學生在未來從事教育工作方面具有借鑒的意義。文中通過對亞當夏娃、喬布斯、牛頓等實例的引用和對美國專家“多元智能理論”的詳述,也增強了文章的說理性,加深了本文主題的說服力,引例全面,概括到位,文風絢麗多彩,語言樸實,具有感染力。同時本文立意新穎,以“玩”與“學”不沖突作為全文的主旨,獨辟蹊徑,帶來了新的教育思路,全文連貫性相當強,具有獨特的教育意義。
教師簡介:李宇環,博士,講師。
上一篇:獨立之先驅,自由之思想——“北大之父”蔡元培
下一篇:生命教育——大愛人生,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