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帶著放棄去收獲——卡貝定理
懂得放棄
人們往往把目光盯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上,拼命地去爭取、去獲得,全不管它對我們有沒有用,會不會帶來危機,使自己滿身都是包袱,這樣的做法很不明智。其實,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因此,在漫漫人生征途中,學會放棄是一種智慧,一種收獲。
因小失大
在熱帶叢林,人們用這種方法捉猴子:在開個小口的木盒里裝上堅果吸引猴子,猴子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在企業經營中,也不乏這樣因小失大的現象。決策者只有理性地放棄那些陳舊的設備、技術、管理方法、經營戰略,勇于打破傳統,才能更好地追求創新。
有失才有得
正如一位詩人所說:“要想采一束清新的鮮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做一個登山健兒,就得放棄白嫩的皮膚;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棄咖啡和可樂……”生活中充滿了選擇,只有“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放棄即轉機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帶出現淘金熱,農夫亞摩爾也準備去碰碰運氣。然而,后來他放棄了淘金,轉而開始挖渠引水,被引來的水經過過濾之后,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受到了淘金者的歡迎。很快亞摩爾就成了當地的富翁,而那些淘金者依舊還是挖金子的人。放棄意味著轉機,有時候放棄甚至是痛苦的,但同時你也收獲了。
比爾·蓋茨的“放棄”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激動人心的話:“人生是一場大火,我們每個人唯一可做的,就是從這場大火中多搶救一點東西出來。”本著這種人生短暫如花火的信念,他及時地決定所要放棄的東西和所要選擇的東西,不僅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也改變了世界。
人生啟示
人的一生當中,有許多的東西需要放棄,放棄不等于失敗,放棄的同時,會收獲其他的東西,這同樣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放棄不等于懦弱,它更需要勇氣和信心。積極的放棄并不是甘于失敗,而是尋求另一種方式去更好地實現目標,這便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放棄,是一種收獲。
讀故事,懂心理——下崗工李明
李明下崗后,貸款辦了一個紡紗廠。那時,由于國內紡織業形勢一片大好,加上他自己的不懈努力,經濟效益還算不錯,僅用了三年時間便發展成了擁有七十多名職工,數百萬流動資產的個體企業。后來,由于紡織業不景氣,趕上全國紡紗廠統一壓錠,規模減縮,企業一再虧損,不長時間便欠債累累,這使他深受打擊。
面對上門討要薪水的工人,李明多次想關閉企業,去南方打工。他經常睡不好,吃不下,嘴上都起了一層泡,親戚四鄰都跟著他緊張。后來,有朋友給他出主意,放棄紡紗,轉產上苧麻高檔涼席編織,做出口生意。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李明馬上開始了新項目的運作。通過多方考察和與外地企業的合資經營,李明的企業效益有所好轉,不久便摘掉虧損企業的帽子,再度紅火起來。不僅還清了欠債,還新招收了數十名下崗職工,被市有關部門評為上繳利稅大戶、安置下崗職工的先進企業。
世界上有幾個人有這樣睿智的思維呢?人的欲望是那樣無窮無盡,在過去所取得的成果之上,很少會有人甘愿放棄那些曾經擁有的鮮花、掌聲,和曾經擁有的名譽地位。在人生的旅途上,背負著過去的成果或失敗的陰影都是很累的。只有懂得選擇,懂得放棄的人,才會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旅程。生活原本是單純而快樂的,只因為人們不懂得舍棄才會產生許多痛苦。
上一篇:巧用暗示旁敲側擊——巴納姆效應
下一篇:強化既得利益,擺脫未得苦惱——甜檸檬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