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思維
所謂放棄思維,就是說由于一些非主觀因素及個人條件的限制,使得人們即使多么努力和堅持,也無法達成自己的預期,在做事過程中,一旦有所覺悟,就要勇敢、果斷地放棄盲目的堅持或者是放棄一些錯誤的方式方法。
具體一點,放棄思維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目標多了就要學會放棄,人不是三頭六臂,難以在同一時間內做太多的事情,實現太多的目標;有的事受自身條件和時代的局限,客觀上就不可能,要明智地放棄;有很多時候,人們選擇要做的事就是不正確的,所謂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重要,所以要放棄;在做事過程中,很多時候人們是錯在方式方法上或者說是錯在戰術上,此時放棄錯誤的、選擇正確的做法才能把事情圓滿解決。
放棄思維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放不下手中的沙子,就永遠也拾不起來地下的黃金。執著并不是人們將整個世界抓在手里,而是當執著于一種東西時同時便選擇了放棄另一種東西,執著的前提是知道要選擇什么與放棄什么。
天地之間放棄與獲取是矛盾的統一體,棄取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當人們放棄的同時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轉機,于是,也就真正懂得了“塞翁失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真諦。
[放棄是為了新的擁有]
很久以前,一個人請教智者。智者帶他到一條由五彩石鋪就的小路,給他一個背簍,要他把小路上他喜歡的石頭撿進背簍里。此人無論什么顏色的石頭都一一撿進去,終于,他雙肩沉重得支持不住,一跤跌倒。智者見狀,讓他把最喜歡的石頭留下,其余的統統扔掉。這樣一來,他頓感輕松無比,很快抵達盡頭。雖然他放棄了五彩斑斕的石頭,但他獲得了輕松、愉快的心情,并取得了成功。
因此我們應懂得放棄思維,學會放棄。不要舍不得放棄,放棄只是讓我們失去不該擁有的東西,而去收獲屬于自己的東西。對于智者而言,放棄是為了新的擁有。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兩條河流從源頭出發,相約流向大海。它們穿過山澗,來到了沙漠的邊緣。一條河流說:“我一定要流過去?!绷硪粭l則說:“不如回去再辟新徑吧。如果繼續前進,我們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苯Y果一條河流繼續前進,干涸在沙漠里;另一條回到源頭,再辟新徑,最終流向了大海。第二條河流就是因為放棄而獲得了新生。
誠然,放棄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你的每次放棄都將無愧于自我,學會了放棄你才能夠向成功的彼岸邁進。
在這方面有很多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里克在英國海軍部從事水雷研究工作,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戰爭結束后,當時物理界剛剛經歷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場偉大的革命,物理學已經進入了常規發展階段??死锟嗣翡J地意識到,在物理學領域,短時間內很難做出大的成就來。而生物學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有待開墾的廣闊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克里克果斷地放棄了自己熟悉的物理學領域,毅然轉過身來投入生物遺傳學的研究工作中。后來,通過不懈的努力,克里克與另兩位生物學家共同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于1962年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
1928年,當英國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第一次和可可·夏奈爾用餐后,公爵便愛上了她。他隨即展開的追求攻勢是任何女人都無法抵擋的——每天夏奈爾都能收到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有時是一籃來自蘇格蘭的鮮花,有時則是一枚天價的古董胸針。如果夏奈爾愿意嫁給公爵,她不僅可以得到公爵夫人的稱號,而且,她將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但是,經過6年的纏綿后,當公爵夫人頭銜有可能限制夏奈爾發展自己的時裝帝國時,夏奈爾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段感情,因為“有成堆的公爵夫人,但是,可可·夏奈爾只有一個”。歷史慶幸于這個決定,否則,世界上就沒有Channel這個令無數女人心動的品牌了!
在這里,并不是要用事業否定愛情,當然,也不能用愛情否定事業。誰都知道,真正的成功是事業、愛情和家庭的成功。再者,這位公爵與可可·夏奈爾之間是不是真愛,也難以定論。于此,關鍵的問題是,當人們在追求成功時,往往會面對眾多誘惑。這時,一定要學會說“不”,像草木一樣,春天的花朵固然美麗,但只有舍棄了,才會有秋天的碩果。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舊金山有一家知名的芭蕾舞團,一位記者曾去采訪劇團的首席女芭蕾舞星,當記者問:“您最喜愛的食物是什么?”這位美麗動人的舞蹈家興奮地回答:“冰淇淋圣代!”
記者對這個答案頗感驚訝,因為這種甜食含有很多的熱量,吃多了會刺激體重的增加,這對舞蹈演員可是致命的打擊啊!不過,記者也納悶,這位舞星的身材與體型都很棒,看上去體重并沒有增加的趨勢,于是又繼續問道:“那您隔多久會讓自己放縱一次?”
女舞蹈家的回答是:“我至少有15年沒有嘗過那種美妙的滋味了!”
工作中,類似冰淇淋的美味、公爵夫人的頭銜這樣的誘惑也是無處不在的。比如一家公司開出更高的薪水,讓你離開已經服務近十年的公司,或者是一份唾手可得的私利,只是需要損失一點團體的利益——有時,這些誘惑會非常讓人心動!
但無論如何,為了心中的目標,為了那個更美好的收獲,應該明智地選擇放棄。
讀后有智慧
古今中外有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放棄基礎上的,魯迅棄醫從文,才有了今天的《孔乙己》;凡·高拒絕做傳教士而做了畫家,才有了今天的《向日葵》;比爾·蓋茨放棄了在哈佛大學深造的機會,投身商海,才有了今天的微軟公司……正是他們學會放棄才能成功地駕馭人生,取得成功。是啊,這正如一位哲學家說過的:有時放棄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對生命的過濾,對心靈的洗禮,對自己的重新認識。
作家劉墉在《攀上心中的巔峰》一書中寫道:“抱負!抱負!你要擁抱美好的未來,就得先‘背負’重責大任。舍得!舍得!你要得到成功,就得先‘割舍’許多眼前美好的東西?!?/p>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寓言,小貓和老貓在河邊釣魚,可小貓放下魚竿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抓蝴蝶,結果一條也沒釣著;老貓則一心一意,拒絕了美麗的蝴蝶與蜻蜓,結果釣到了很多魚。其實所有偉大的成功人士都知道什么對于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必須舍棄的。
上一篇:授漁思維-[這樣助人才為樂]
下一篇:敢做思維-[大膽做點沒把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