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獨處的時光提升自己
孤獨,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似乎變成了一個中性詞。小時候,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意味著自己的不合群和沒有朋友。所以,即便是上個廁所,我們都喜歡結伴而行。長大以后,盡管并不愿意,我們也少不了要經歷很多獨處的時光。但是漸漸地,我們不再畏懼孤獨,甚至開始學會享受孤獨,享受生活。
在結婚以前,我曾經獨自在外地工作過兩年,這期間一直都是一個人在外面租房。有一段時間,我很受不了這種狀態。經常在單位自愿加班到很晚,因為我寧愿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有人陪伴的工作上,也不想回去孤獨地面對冷鍋冷灶。休息日在家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我會將自己平板電腦的音量開到適中,即便是上廁所,自己吃飯也不愿意將它關了,只是為了不孤獨。因此,劇荒而又休息在家的時候是我最難過的時候。或許有人會說,為什么不出去跟朋友一起玩呢?為什么不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聚會呢?為什么不去參加一些培訓班提升自己呢?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孤獨。
孤獨并不等同于落單。孤獨最可怕的力量并不是讓你感到無聊與孤單,而是長時間的孤寂之下讓你變得不再是自己,讓你越來越懶于做一切費勁的事情,直至最終沉淪。
有一天,有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突然對我說:“我覺得你變了,你變得……我一時想不出準確的形容詞,清高?孤獨?距離?對,應該是有距離了,你變得,跟以前相比,給人有距離感了。”我認可地笑笑,因為即便她當著我的面說出了這一番話,我依舊是淡淡的感覺。朋友不死心地追問我為什么,我想了想告訴她:“性格變了吧。”朋友一下子樂了:“怎么可能呢?人這一輩子最不會改變的就是性格。其實你還是跟以前一樣和善,只是越來越喜歡獨來獨往了。”
獨來獨往?我順著朋友的思路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日常。好像確實如此,我平時不喜歡和人有沖突,總是會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下海經商的這兩年,即便競爭對手故意出言挑釁,我也總是秉承著和氣生財、以和為貴的處世之道盡量克制自己,除非對方觸及我的底線。所以要說獨來獨往,大概只是因為我總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有看不完的書和電影,以及很多生意上的往來,有大量的社交活動需要我去參加。所以對待一些不相干的人,實在是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和他們閑扯。
人生總是越長大越孤單,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而我們越來越孤單的原因是我們慢慢地清楚地知道,哪些人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交往,而哪些人只是泛泛之交。就像前段時間曾經流行的一個解釋:我只是變得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剩下的看心情。我對此感覺深以為然。越長大越獨立,越獨立便越會懂得:人生交往的前提早已從拒絕孤單變成了是否開心和舒服。很多時候,我們越來越喜歡獨來獨往,只是因為世界太大,人太多,交往越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一些疲累。畢竟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我們前進的步調其實也是不一樣的。
生活中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情況:一起上學的時候,在宿舍里吼上一嗓子:“誰要吃飯?”然后總是很快地,我們就會收到回復:“我,等我一下。”然后20分鐘過去了,我們總算出了門一起去吃飯。但那時,其實我們早已經餓過了頭。就像有人曾經說過的:“如果把那些等人的時間都用起來,我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或許,這樣的言論未免過于冷漠,但卻說出了我們每人步調不同的現實。親愛的寶貝,人生苦短,時間有限,而我們總是需要有充足的獨處時間才能夠來平復與人交往后的疲倦,以及恢復與人交往后耗費的精力。當你拿著這些時間去做你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時,當你學會利用這些時間來調整自己的步調來確定是否需要預留更多的時間給當下的你時,便是你開始明白人生的時候。
因此,親愛的寶貝,珍惜你的獨處時光。當你有機會獨自相處的時候,不要驚慌,更不要自卑,這并不代表你的失敗與不合群。相反,這有可能是我們人生路上發生質變的一個契機與突破口。將這段難得的與自己相處的時間用于沉淀自己,用于觀察自己,用于反思自己的真正夢想所在,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曾經的這段時光。因為正是這段時光,才讓我們變成了一個更棒的自己。親愛的寶貝,我們參與社交活動,是因為社交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感,而社交的幸福感來自社交的質量而非數量;來自溝通的深度,而不是溝通的頻率;來自思想的共鳴,而不是所謂的熱鬧。
因此,親愛的寶貝,享受獨處的時光吧,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用于一切能給自己帶來積極正能量的事情。當別人對你有所質疑的時候,請告訴他們:我并不在乎你們的眼光,并且,我并不是獨來獨往,我只是更加注重朋友圈的質量而已。
上一篇:生活順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下一篇:用腳踏實地的行動去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