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受氣才能飛得起
肯受氣才能飛得起
《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說天道運行強健不息,君子也應該積極奮發向上,永不停止進步才對。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無論是來自自身的,還是來自外界的,都會令你煩悶不堪。
能不能忍受一時的不順利,這就要看你是否具有百折不撓的雄心與意志。
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面對挫折,必然會忍辱負重,堅忍不拔地克服重重障礙,直至夢想成真。
西漢時期,北方匈奴冒頓單于執政時,匈奴勢弱。東胡國王想趁機滅掉匈奴,便故意找碴兒。他聽說匈奴有一匹千里馬,便派使者來索要。冒頓單于知道東胡國的陰謀,對憤憤不平的群臣說:“東胡跟我國十分友好,所以才向我們索要寶馬。我們怎么能因為一匹馬而影響與鄰國的關系呢?”于是,他將寶馬拱手送給東胡。
東胡國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派使者索要冒頓的妻子為妃。
這個要求太過分了,就算一個普通男人,也不能忍受這般蠻橫無理的羞辱!
匈奴的文臣武將忍無可忍,表示要好好教訓一下東胡。冒頓卻十分冷靜,對那些喊打喊殺的臣子們說:“天下女子多的是,東胡卻只有一個。為了與東胡國睦鄰友好,我愿意獻出我的妻子。”
東胡國王得到寶馬與美妻后,暫時沒找冒頓的麻煩。趁此時機,冒頓勵精圖治,國力漸強。東胡國王深感不安,又來挑釁,派使者求見冒頓,說:“你我兩國邊境之間有塊空地,有一千多里,你匈奴也到不了那里,把這塊地送給我吧。”
冒頓又問左右大臣該如何。
左右大臣們見冒頓從前事事懦弱忍讓,全無斗志,便說:“這本來就是塊無用的土地,給他也可以,不給也可以。”
冒頓聞言大怒,說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么能把土地送給別人?”
凡是說可以把地給東胡的大臣都被冒頓斬首,然后冒頓傳令集中兵馬,有敢遲到者一律斬首,親率大軍襲擊東胡。東胡素來輕視匈奴,全然不加防備,冒頓一舉消滅了東胡。
“忍”有時候會被認為是屈服、軟弱,但若從長遠來看,“忍”其實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凡是智者,都懂得在恰當時機忍耐,畢竟獲取勝利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忍耐常有附帶條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動提出忍耐,雖然可能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但卻可以換得“存在”的空間和余地。“存在”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存在”,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也許這種附帶條件的忍耐對你不公平,讓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換得存在,換得希望,顯然也是值得的。
《勸人百箴》中這樣說道:能顧全大局的人,不會拘泥于區區小節;能做大事的人,不會追究一些細碎的小事;觀賞大玉圭的人,不細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為其上面有蠹蛀而怏怏不樂。因為一點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遠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為一點蠹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沒有完美的良材。
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的,大都是能縱觀全局,能夠為了全局的利益而忍一時小氣的人。而那些喜歡斤斤計較,忍不得一點小氣的人,輕則不能成功,重則可能會毀壞自己的一生。
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手下的重臣王猛曾率大軍前去與前燕作戰。開戰前,王猛軍隊中的大將徐成違背了軍令,依法當斬。因徐成是鄧羌的部下,所以鄧羌出來說情,遭到王猛拒絕,鄧羌一怒興兵謀反,要殺掉王猛。事情敗露后,王猛問他為什么要謀反,鄧羌說:“我們一起出來與前燕作戰,有人在內部自相殘殺,所以我要除掉這個奸賊。”
但是,王猛還是容忍了鄧羌的反叛行為,因為考慮到大敵當前,應當以大局為重,王猛不僅釋放了徐成,而且為了團結鄧羌,還好言安撫了他一番,說:“將軍對自己的部下如此講義氣,何況對國家呢!”這樣的軟化,終于平息了鄧羌的怒火。
后來,當兩方開戰的時候,王猛要調動鄧羌的軍隊前去應敵。這個時候,鄧羌卻趁機開價,要求打敗燕軍后要讓他出任司隸校尉。王猛回答說:“這不是我可以決定得了的。”王猛說的是實情,可是鄧羌竟然私自按兵不動,再次要挾。王猛只得再次從全局出發容忍了鄧羌,答應了他的無理要求。鄧羌這才帶著人馬出戰,一舉殲滅了前燕的軍隊。
假如王猛不能忍受鄧羌的氣,一怒之下殺了鄧羌,當然在道理上講也是講得通的,但是如果從全局利弊短長的角度來考慮,就不如“姑且容忍”更高明。在大敵當前的嚴峻時刻,王猛能夠為了維護自己內部的團結、統一而忍受鄧羌的要挾,才能徹底消滅前燕、俘虜前燕君主的大業。
忍是一種強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質。那些表面上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人,其實是色厲內荏、不堪一擊的。忍,有時看似是吃了虧,其實一個人敢于吃虧,不去占眼前的便宜,大多是因為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而那種事事處處都想占別人便宜、不愿吃虧的人,到頭來往往只能收獲蠅頭小利,從大處看則反而吃了大虧。
“忍”是一種做人的智慧,即使是強者,在問題無法通過積極的方式解決時,也應該采取暫時忍耐的方式處理,這可以避免時間、精力等“資源”的繼續投入。在勝利不可得而資源消耗殆盡時,忍耐可以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機會。也許你會認為強者不需要忍耐,因為他資源豐富而不怕消耗。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問題是,當弱者以破釜沉舟之心咬住你時,強者縱然得勝,也是損失不小的“慘勝”。所以,強者在某些狀況下也需要忍耐,借忍耐的和平時期,來改變對你不利的因素。總而言之,無論是誰,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都要善于忍耐,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與其作無謂犧牲,不如在逆境中養精蓄銳,發展壯大自己。這樣一旦時機來臨,你就能擁有足夠的力量,扭轉“頹勢”,改寫人生。
上一篇:給人留面子,是給自己留里子
下一篇:能力有限時,責任就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