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所謂的面子,才能走向成功
面子只是一種自我感受,它是人們的虛榮心作祟的結果。面子會使人們貪慕虛榮,盲目攀比,疲憊不堪。而當你放下面子、踏實地生活的時候,你就會輕裝上陣,無欲則剛。
面子觀念由來已久。在人們口中,“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等和面子有關的俗語比比皆是。德國有位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教授馬特斯說:“中國人的面子,就是一種角色期待,中國人是作為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作為人本身存在的。”生活中有些人為了面子互相攀比,鋪張浪費:例如結婚時一定要大擺宴席,豪華車隊,知名人士捧場,仿佛不這樣就會非常沒面子。工作中和同事攀比職位,攀比薪水……殊不知,你贏得了面子,卻輸了更多。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之路本就艱辛,面子更成為束縛成功的枷鎖。既然如此,何不卸下這沉重的枷鎖?放下面子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放下的是面子,舍棄的是心靈重負,得到的卻是成功的機會。學會放下面子,真正解放心靈,抓住機會,求得成功。“臥薪嘗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勾踐為了等待復國機會,不也是放下了面子,忍辱負重?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仲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并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后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請求。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來吳王夫差生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回國以后,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躺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努力,越國終于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后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倘若勾踐不放下一國之君的面子,倘若他還以國王自居、不肯在吳國忍辱負重,他能重建家園,一雪滅國之恥嗎?
面子只是一種自我感受,它是人們的虛榮心作祟的結果。面子會使人們貪慕虛榮,盲目攀比,疲憊不堪。而當你放下面子、踏實地生活的時候,你就會輕裝上陣,無欲則剛。同時,只有放下面子,當成功的機會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它才不致成為阻擋你成功的絆腳石。小徐的成功就是在很多人的嘲笑聲中走出來的。
小徐來自湖南農村,2005年考上重慶的一所技術學院。大二時,母親去世,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自小孝順的小徐更加節約,每天早上花一塊錢買三個饅頭當做一日三餐。但是,沒有經濟收入,再節約也還是得從家里拿錢,家里已經一貧如洗了,再這樣,自己也只能退學了。小徐開始尋找商機,琢磨著自己賺錢。
小徐注意到,學校的垃圾箱旁經常有一些拾荒者來撿飲料瓶。她打聽到,一個塑料瓶可以賣一毛二分錢。面對商機,她的心里卻打起了小鼓:“我一個大學生去撿破爛,同學會不會瞧不起我?”但想到貧困的家境,她豁出去了。
就這樣,小徐成了一個“學生拾荒匠”。剛開始,她只敢趁下晚自習偷偷撿幾個飲料瓶,但這點收入只是杯水車薪。她決定每天晚上跑一棟寢室樓,一個一個地敲門收飲料瓶。“第一次敲門,我臉都紅透了,緊張得連自己的聲音都聽不到,收到的瓶子也很少。”這樣不是辦法,她一咬牙:養活自己比面子重要,要做就光明磊落地做!于是,她放下面子開始大方地敲門收飲料瓶。面對有些同學的嘲笑,她并沒有在意。一周下來,她橫掃了整個學校的飲料瓶,收了近8000個,凈賺800多元。
小徐總是隨身帶一個大書包,在學校里看到塑料瓶就撿起來裝進書包里,存滿一定數量后再賣掉,她還笑呵呵地對同學們自稱“流動廢品站”。但是,她并不滿足于當“流動廢品站”,為了發展廢品回收業務,她又辦起了一個特別的寢室小賣部。在這個小賣部里,同學們不僅可以現金消費,還能“以物易物”,用塑料瓶和舊書換等價的商品。這種新的經營模式在學校廣受歡迎,每天上門“易物”的同學絡繹不絕。直到大學畢業,她也沒有向家里要過錢。
一個女大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讀書夢想,她放下了面子,收起了破爛。因為面子不能讓她吃飽飯,不能讓她有書讀,更不能讓她很好地生存。
所謂的“面子”,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虛榮,而不是骨子里的自尊和自信。其實,面子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你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很多機會就會因為你在面子上放不下而與你擦肩而過。面子不是一切,放下你所謂的面子吧,留住機會,把握機會,才能更好地贏得成功!
上一篇:改變心態,從容豁達地面對人生
下一篇:放下無止境的追逐,放下不知足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