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我已經可以離開你
在生命的歷程中,你是否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些人呢?你非常依賴他們,覺得沒有他們,你的人生就無法繼續下去。為此你總是寸步不離地守著他們,也要求他們同樣地守著你。然而,日復一日,你們漸漸感到厭煩彼此。你很想離開對方,但是你又怕自己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看到對方對你也不再一如既往,你還很害怕對方會離開你。在這種恐懼與厭煩的情緒交錯中,你漸漸地迷失了內心,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
人一定要依附于他人才能活下去嗎?除了嬰兒呱呱墜地時沒有生存的能力之外,大多數人一旦可以獨立地生存,并不需要完全依靠誰。尤其是對于兩個成年人來說,彼此能夠相依相守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如果性情不同,總是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那么還不如果斷地放手,這樣才能給自己和對方自由。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可以讓我們始終依靠的,包括對我們無私付出的父母,等到我們漸漸長大,父母終究會老去,他們的身體變得年邁,能力也越來越小,他們無法再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為我們解決一切難題,為我們遮風擋雨。越是如此,我們越是應該盡快成長,這樣等到父母老去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照顧父母,為父母遮擋人生的風雨。
現實中,有些父母非常溺愛孩子,他們總是為孩子做好一切事情,讓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成長。看起來,這么做是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創造優質的生活條件,但是實際上,當孩子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如果父母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親自去做的機會,那么就會限制孩子的成長,禁錮孩子的人生。明智的父母不會為孩子全盤代勞,而是會堅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正如有人所說的,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害,父母養育孩子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復制品,而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獨立自主,有自己的生活。父母要根據孩子能力的發展,適時地對孩子放手,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更早地走向獨立。
有一些年輕人在談戀愛的時候,一旦感情上出現波瀾,就要死要活,痛不欲生。實際上,地球離了誰都能轉,不管是在感情上還是生活中都要盡量做到獨立,而不要讓自己依附于他人。臺灣地區的詩人舒婷說過,我如果愛你,就要以樹的形象和你比肩而立,而不是作為攀援的凌霄花纏繞著你。生命匆匆,人生一去不復返,生命的歷程是不可逆轉的。送了孩子一程又一程,等孩子長大了,父母就要目送孩子漸漸遠行,飛向他自己的天空。相愛的人在一起,感情灼熱的時候彼此纏綿,而一旦感情疏淡,他們就會漸漸地疏遠對方。即使是親密無間的愛人,彼此也需要獨立的空間,而不是完全侵占對方。真正的愛是尊重和理解,相互獨立,相互支持,而不是霸道與任性,更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感情的欲望,就控制對方的自由。
不管是親子還是愛人之間,都要真正地理解和接納對方,這樣才能夠給予對方更大的空間,也才能激勵對方快速地成長。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一定要理性地面對自己,也要理性地對待他人,這樣我們才能與外界和平共處,我們的生命才能綻放出奇異的光彩。
上一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
下一篇:責任是一種力量,鞭策自己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