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何喜歡說臟話
也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囑咐孩子要文明禮貌,不能講臟話,孩子似乎也很聽話,但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我們父母發現,孩子突然開始講臟話了,并且,這種現象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尤為明顯,事實上,原因之一是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心理特征,他們要面臨身體的成長、繁重的課業負擔、師長的管教,此時,他們需要一種宣泄內心負面情緒的出口,此時,他們就開始說臟話了。另外,還有一些父母,他們在孩子青春期來臨前忽視了孩子的這一教育,轉而把眼光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而事實上,孩子是需要全面發展的,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宗旨。要知道,一個滿嘴臟話的人,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是無法獲得他人的尊重和友好協作,也不易獲得友誼和自信,因此往往缺乏幸福感。要想使孩子成長為有所作為的人,父母就應教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杜絕臟話,懂禮貌、講文明。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說臟話,那么,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他,并訂立規矩:
1.冷靜下來,為孩子分析臟話的內容
父母在聽到自己的孩子說臟話時,不要顯得驚慌失措,也不要氣急敗壞地責罵,更不能置之不理,要冷靜,蹲下來,嚴肅而不兇悍,以和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例如:
“孩子,你剛才說的那句話,用的詞匯很不好,你知道我說的是哪個詞匯嗎?”
“這是大人說的,你是孩子,不能說這個詞語,知道嗎?”
“為什么不能說呢?因為你是孩子,你說了,別人會說你不懂說話,說你學習不好,看不起你!”
“你愿意讓別人看不起嗎?”
家長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生氣”。你生氣,孩子就聽不進你說的話了。而另外一些家長則喜歡和孩子說大道理,讓孩子不耐煩,反而失去教育的功效。
2.以身作則,杜絕孩子學習臟話的來源
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大人有時也會語出不雅,但都習以為常,不會覺得有什么異常。而臟話從孩子嘴里說出來,就特別刺耳,要是他們在大庭廣眾冒出些臟話,父母更是想找個地洞鉆下去。其實,家長也應該拒絕臟話,這樣,在家里建立互相監督的制度,如果父母不小心在孩子面前說了不文明的詞句時,一定要向孩子承認錯誤,以加深他不能說臟話的印象。
3.教會孩子一些初步的禮儀知識
家長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一些禮儀知識,這也是文明行為,包括見面或分手時打招呼、握手,與人交談時眼神、體態和表情要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識到說臟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就會努力改正。
4.孩子說臟話,千萬別強化
青春期的孩子說臟話,有時候是同學之間相互模仿,是為了顯示他的某種本事。碰到這種情況,您千萬別笑,更不要流露出驚奇的神色,有時嚴厲的訓斥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這些反而會強化他的行為。其實孩子說臟話有時候并不是惡意,而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注意。孩子從小伙伴那兒學了幾句罵人的話,在家和學校中一邊說,一邊開心地大笑,這時,我們心里挺惱火,但也強忍著不顯示出任何興趣。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索然無味。久而久之,那些不好聽的字眼或臟話就會逐漸被忘掉而消失。當然,也可以尋找比較恰當的時機,告訴孩子,說臟話很難聽,只有壞人和不學好的人才講臟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時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贊賞或描述他喜歡的人和事,這時,我們一定及時鼓勵表揚,讓他感覺到美的語言是令人愉快的。
5.引導孩子使用“幽默”的詞匯來代替“臟話”以表達自己的情緒
例如:“×××,你說話像放屁,昨天說今天還我錢,怎么不還?”
告訴孩子可以這么說:“你昨天說今天還我錢,昨天是四月一號嗎?”
如果對方知道四月一號是愚人節,立刻就明白男孩的意思了。
當然,“幽默”需要較高的語言水平,但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能掌握并運用了,讓孩子有個努力的目標,就不會再去說臟話了。
總之,滿嘴臟話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是有失禮儀的表現,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在人際交往之中就會產生許多摩擦,也會失去許多朋友和機會,父母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同時,決不可忽視這一點。
上一篇:錯綜復雜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有個復雜的外殼
下一篇:一憤怒,你就失去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