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痛苦小
印度佛學大師身邊有一個整天喜歡發牢騷的弟子。一天,大師吩咐弟子去買些鹽。待弟子回來后,大師讓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師問道:味道如何?弟子咧著嘴說:苦!大師又讓他再抓一把鹽投進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鹽倒進湖里后,大師又讓這個弟子再嘗嘗湖水。弟子嘗后,大師問道:現在味道如何?弟子答道:很新鮮!大師接著問道:你嘗到咸味了嗎?弟子搖搖頭。這時大師對弟子說: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么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于我們將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因此,當你處于痛苦的時候,應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其實,生活中再多的痛苦,總會過去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關鍵看你是否擁有大胸懷。
有位年輕漂亮的女教師,自身的條件很好,對男朋友挑挑揀揀的,不知不覺就快邁入“剩女”行列,她的父母非常著急,四處托人幫女兒介紹對象,但女教師對相親不感興趣。家人又給她安排了一次相親,她偷梁換柱讓她的朋友去了。沒想到對方和她的朋友一見鐘情,締結了百年之好。女教師為此郁郁寡歡,怪自己大傻了,把近在咫尺的美滿婚姻拒絕了,失去了一生的幸福,這種痛苦淹沒了她,其實她應該想到: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自己有自己的幸福。可惜的是,她固執地沿著痛苦的思路往下想,越想越痛苦,
現代人常常覺得活得苦活得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常常過多地去咀嚼自己的痛苦,用放大鏡看苦惱,顧影自憐,最終難以自拔。尤其時下人們充滿發財的夢想,相互攀比。不管多么成功的人,都有比上不足之處。人人都活在相對貧困中,對得失看得太重。
其實,人的一生,得之,不要大喜;失之,切勿大悲,其根本一條是自己能正確地看待得失,時常提醒自己,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對自己最重要的,然后主動放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意義的東西,求得生命中最有價值、最必需、最純粹的本真,以讓自己在失去一些的同時得到比失去的更多。因為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于:人,是不能什么都占為己有的,特別是不該占有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懂得放棄,終將自尋煩惱。
法國文學大師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擁有寬闊胸懷的人,才能包容人世間所有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只有放開自己的胸懷,人活一世才會快樂。當你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當你慨嘆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對生活感覺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煩惱不順的時候,你就要不斷地放開自己的胸懷。
(章有娥)
上一篇:糊涂一分,收獲九分
下一篇:舍棄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