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處理垃圾發財
美國的小本經營者紐克倫就是憑借創新致富的。紐克倫一直希望自己的事業有大的起色,但他一直沒有遇到好時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見幾家大開發公司用運垃圾的汽車,把垃圾倒在一個垃圾山里,并付給“收貨人”一些“管理費”。
事實上,垃圾已成為令許多企業煩惱的事情,他們都愿意花錢把它清除掉,但它們并不是廢物,垃圾中有許多可用之物,只要設法把它們分離并加以處置,就可以把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紐克倫于是轉行,決定在尚無人涉及的垃圾再利用領域創出奇跡。就這樣,他購買了一塊價格便宜的地來堆放垃圾,買了一些垃圾處理設備,雇用了幾名工人,他的工作就開始了。
紐克倫的公司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每天處理的垃圾量很小。于是,他決定上門服務,這樣他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廠商送來的垃圾。
紐克倫指揮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廢金屬、化學廢渣等分別揀出來,送交有關廠家處理。兩個月后,經濟效益非常明顯,他賺了千倍于投資的利潤,這一利潤比他原來從事小本經營的利潤高出20倍。
這就是創新,這就是突破:打破思維的惰性,跳出慣有的思維習慣,想別人所不敢想,干別人所不能干,最終打開成功之門!
巴爾扎克說得好:“藝術家的使命在于找出兩種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在于能從兩種最平常事物的對比中引出令人驚奇的效果。”這同時也道出了創新的奧妙:看似不合情理,實則相輔相成。
著名畫家齊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畫人所不畫,不畫人所畫。”道出了他作畫出新的秘訣,畫畫如此,創新亦然。
一個人要有所創新,就必須善于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換一個角度試一試。只有不抱成見,放下固有的觀念和思維模式,我們才會有新收獲。相反,頑固地、簡單地、缺少理智地排斥,不去調查研究就盲目下結論,這絕不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態度。
上一篇:隨手扔掉的點金石
下一篇:黑夜中燃起不滅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