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自己的力量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公元前975年就出現了國家。埃塞俄比亞還是世界咖啡原產地。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牧場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1%。“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埃塞俄比亞最美麗的風景線。
“貝基拉”,埃塞俄比亞文的意思是“小花”,但是,貝基拉童年的生活并不像鮮花那樣美麗,而是在饑餓和貧困中度過的,要說是“花”,那他只是在風寒中生長的一朵苦菜花。
貝基拉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由于家中貧寒,10歲的時候,他就成了牧童,經常趕著羊群到幾十公里遠的地方去放牧。為了尋找新的草地,他不得不翻過一座座積雪的山峰,爬過一道道陡峭的山崖,在荒無人煙、云霧繚繞的山中穿行。這對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是很艱苦的。
13歲,貝基拉上學了,參加了學校曲棍球隊,并很快當上了隊長。他們幾乎每天都跟鄰近的球隊比賽。1956年,24歲的他開始練長跑,沒多久他成了一名馬拉松運動員。
羅馬奧運會的勝利,使28歲的貝基拉成了埃塞俄比亞的民族英雄。當貝基拉回到埃塞俄比亞時,機場上聚集了數十萬歡迎的人群。飛機緩緩降落時,人們都急不可耐地想看看這位載譽歸來的英雄。
貝基拉佩戴著奧林匹克金牌,走出了機艙,人群不約而同地高呼著,樂隊奏起了專門為埃塞俄比亞第一個奧運冠軍譜寫的歌曲。伴隨著樂聲、歌聲、歡呼聲,汽車把他送到了皇宮,塞拉西皇帝親自接見了他,并下令將他提升為皇室軍官,授予他“埃塞俄比亞之星”勛章。
慶祝進行了四天,各種各樣的代表團、社會名流、體育愛好者,絡繹不絕地來到了冠軍的新居,向他祝賀,埃塞俄比亞沉浸在歡樂中,貝基拉沉浸在幸福中。
但是,勝利沒有沖昏冠軍的頭腦,鮮花沒有陶醉冠軍的心靈,榮譽沒有奪去冠軍的意志,貝基拉訓練更刻苦了。就這樣,時間伴隨著汗水不斷地流逝著,東京奧運會轉眼就到了。貝基拉又來到了奧運會,他能否蟬聯冠軍是大家所關心的。
大多數人持懷疑態度:第一,在奧運會歷史上,還從沒有人兩次奪得馬拉松冠軍;第二,貝基拉兩星期前剛動了闌尾手術,體力上還沒有恢復;第三,他已經32歲了。
然而,貝基拉堅信自己的力量,他說:“我充滿信心在東京再奪冠軍。”果真,貝基拉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上一篇:在街頭發現的舞蹈藝術家
下一篇:頭腦要學會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