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以樂養生
白居易雖然自幼漂泊,飽經憂患,但因他養生有方,活到了75歲。在古代白居易可以說是一位高壽的詩人。在白居易的詩篇中,有不少詩句抒寫了他的養生之道。
白居易的養生方法有兩種:其一,勤練氣功,疏通氣血;其二,游覽名勝,陶冶身心。
“負宣閉月座,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若旁,外融為骸暢,中適一念無,曠至妄所存,心與虛俱無。”此詩的意思是:關著門在幽靜的室內練功,練出了溫和之氣,可以使肌膚結實,皮膚健美。它起初像喝了甘美的酒如癡如醉,又好像是昆蟲冬眠,全身樂融融地十分舒暢,人好像進入了一個極其空曠、虛靜的地方,一點雜念也沒有了。白居易忙碌了一天,渾身倦怠,當夜晚歸來,他通過練氣功來調整身心,從而又恢復了精力。
“湛湛正泉色,悠悠浮云身。閑心對定水,清靜兩無塵。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興盡下山去,知我何語人。”意思是說:西湖玉泉湛清,漫游其間就像悠悠飄蕩的浮云,如果以安閑的心情去看那無波無浪的泉水,我的心也像泉水那樣潔白恬靜,不染一塵。手里拄著青竹拐杖,頭上戴著白色綸巾,邊走邊看,直到感到盡興了才下山,我已經完全陶醉在了大自然的美景中,甚至連自己都給忘記了。這是白居易的一首典型的游覽詩,可見,他是多么的享受自然景色帶給他的心曠神怡。
白居易在閑居無事時,便與農田菜圃為鄰。清晨,他閑庭散步、柳蔭賦詩,踏著露水耕地除草,隨后又蕩起了小舟去游玩,那么的恬然自樂。
白居易對當時士大夫階層所流行的求仙學道,服石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的做法是非常地反感的。白居易認為,人的壽命長短,并不在于肥瘦貧富。
白居易一生胸懷寬闊,情緒樂觀。從他在16歲時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到老年時作的“生事縱貧猶可過,風情雖老未全銷”,都顯示出了他樂觀向上的精神。
上一篇:留心自己的方向
下一篇:老船夫的行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