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銀治沙植樹造林
1984年,陜西省定邊縣農民石光銀聯合其他農戶,先后舉債1000多萬元,承包治理荒沙、荒灘22.8萬畝。
經過幾年治理,他們在荒沙、荒灘上植樹2000多萬株,經濟價值高達5000多萬元。此后,石光銀也成為全國的勞動模范。
可以說,陜北漢子石光銀為拔掉窮根,鎖住黃沙,他幾乎賣光了所有家當,但仍堅守著“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信念,帶領著鄉親們在人跡罕至的荒沙灘里植樹種草。那么,他做這一切又是為什么呢?
石光銀出生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的定邊縣海子梁鄉四大壕村。他回憶過去的一段時光說:“我是在沙窩窩里長大的,從小就受夠了風沙的罪,長大后治沙、栽樹,罪也受大了。”
回憶起往日的艱辛,他格外動情:“我8歲那年,和鄰居一個5歲的小男孩一起放牲口,一場沙塵暴把我倆吹散了。3天后,父母才在30里外的內蒙古一個老鄉家找到我,而那位小男孩卻不知被黃沙埋到了何處。
“我當時就想,黃沙太可恨了,我一定要治住它!1984年初,國家‘允許個人承包荒沙,所造林木誰造誰有’的政策剛一出臺,我立即辭去了農場場長的職務,與海子梁鄉政府簽訂合同,承包了鄉農場3000畝寸草不生的荒沙地。”
在石光銀的記憶里,不到三四年,黃沙就要埋沒一次房屋,他跟隨父親共搬了9次家。沙害讓石光銀從小就有了與沙漠抗衡的想法。
石光銀在20歲那年,擔任了生產隊長,為鎖住黃沙、拔掉窮根,幾年里,他帶領群眾累計治理荒沙14萬畝、治理鹽堿灘5.5萬畝,在毛烏素沙地的南緣,營造出了長63公里、寬6公里的綠洲。
1984年,石光銀聯系了7戶農民,成立了“石光銀治沙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個體承包治沙第一人。當年,他就承包了3000畝荒地,種上了樹苗,讓黃沙披上了綠裝。
對于這一段時光,石光銀回憶說:
要在3000畝沙地上栽樹,僅買樹苗一項就需現款10萬元。我們7戶人家拿出了全部積蓄,總共才750元。
一天中午,趁婆姨不在家,我偷偷將家里的84只羊和1頭騾子趕到集貿市場。
半路上,我兩個女兒和婆姨追上來,她們娘仨哭天喊地,拉著我的衣服不松手,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賣牲口,全家人的所有開銷都靠它們呀!
我惱了:“你這婆姨,自己吃的沙子還不夠,還要讓子孫輩輩吃下去?這惡沙不除,窮根不拔,我石光銀枉活一世”。說這話時,我自己的眼淚也不知怎么就掉下來了,但我還是扭過頭,趕著牲口走了。
其他6戶也都賣掉了牲口,我又從親友那兒借了一點錢。
信用社的領導聽說我們把牲口都賣了,白泥井鄉、海則梁鄉兩個信用社破例給我貸了2萬多元,總算湊足了買樹苗的錢。
第二年,省上召開的林業會議對石光銀進行了表彰,石光銀興奮不已,回來后在條件最為惡劣的“狼窩沙”再次承包了5.7萬畝荒沙。
治沙需要資金,石光銀賣掉了家里的騾子、豬和幾十只羊,東拼西湊買了十幾萬株樹苗,住進了“狼窩沙”。20多年來,石光銀的治沙公司先后承包治理了“狼窩沙”“十里沙”等無人問津的荒沙地22.8萬畝,荒沙被完全綠化固定。
治沙公司在治沙的同時大辦沙產業,先后辦起了生態林場、秀美林場、養殖場、機磚廠、綠色野菜食品廠、純凈水廠和育苗基地等實體,公司現在除林木外的固定資產達數千萬元,林木價值過億元。
石光銀先后被國家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治沙英雄、全國綠化十大標兵、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全國綠化十杰、全國十大扶貧狀元等榮譽稱號,還兩次被邀請出席聯合國國際防治荒漠化會議,介紹治沙經驗。
2000年,石光銀出席了全國勞動模范座談會,并作了典型發言,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這一年,他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的“世界優秀林農獎”。
石光銀曾10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諸多的榮譽更加激勵了石光銀的治沙情,石光銀為自己許下了諾言: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2008年3月12日,是植樹節。但對于石光銀來說是個灰暗的日子。石光銀的兒子石戰軍到銀川訂購澆樹用的水管,12日一大早,石戰軍急于趕回定邊參加動員大會,6時50左右,在銀川到定邊的高速公路上發生了車禍,石戰軍不幸身亡。
石戰軍去世后,十里八村的鄉親數千人聞訊前來悼念,石光銀的痛苦更是可想而知。
痛失愛子的石光銀在兒子安葬的第二天,就重新投入到植樹造林、治沙工作中。石光銀的治沙公司已經植樹造林671畝,種植各類林木7.1356萬株。石光銀“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精神感動著每一個人。
上一篇:直入云霄的金錢松
下一篇:稀世奇花古木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