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倡導種樹
廣東省中山市翠杏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
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并親手栽種在這里的。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
此后,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中國有了植樹節。后因清明節對中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4年9月,孫中山小住韶關。一日,他偕同夫人到南華寺參觀,喜睹寺廟雄偉,樹木蔥綠,心中甚悅。但當他看見一些僧人在斧伐林木時,愉快的心情蕩然消失。
經詢問,原來是因戰亂未息,寺僧生活困難,只好伐木作薪。孫中山聽說后,當即命隨從拿出100元送給寺僧,勸他們不要再砍樹木,以福蔭后代。寺僧深為感動,表示今后決不砍寺內樹木。這樣就保住了南華寺的大片林木。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上一篇:天下第一梅銀縷梅
下一篇:孫維遠父子綠化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