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自己一顆童心
隨時用一顆童心去看世界、看生活,就能發現生活中別樣的顏色。
童心如朝露,天然純凈,因而彌足珍貴,但也容易破碎干涸。成人的世界規行矩步,人與人之間交往,能以童心換取童心才是其樂無窮。
明代的李贄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童心說》,里面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就是說簡單平凡的“小幸福”,要有一顆純真、質樸的童心才能夠體會到。莫讓失落的童心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擱置,請把你那顆心深深地根植在童趣的沃土里。隨時用一顆童心去看世界、看生活,就能發現生活中別樣的顏色。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在其《快樂的人生》中記載了自己的一次關于簡單幸福的體驗:
“有一次,我與一個和睦的家庭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次日清晨,我們在餐廳內共進早餐。這個餐廳最為別致之處,就在于它四周的墻壁分別掛有男主人童年生活的鄉村景觀圖片。圖片中除了反映男主人的童年生活外,還有高低起伏的丘陵、暖陽照耀的山谷、漣漪蕩漾的小河……清澈的水流在彎彎曲曲的徑道中曲折而行。河流旁邊不規則地散落著許多小房子。”
“當大伙用過早餐之后,男主人欣然指著壁上的畫,對大家講起他從前的快樂回憶:我偶爾坐在餐廳中,看著壁上的畫,不禁置身于往事之中。譬如,想起小時候的我總愛赤著腳在小溪中走來走去,即使時日已遠,但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在我腳下的那些泥土是多么的細軟。春天時,我們在小河邊釣魚;夏天時,我們坐著木板從丘陵上一路滑下去。”
“‘在童年的記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有那個高高尖尖的教堂……’這位男士滿臉洋溢著微笑繼續說著,‘有時,當我累了或精神緊張時,我便坐在這兒安靜地觀賞畫中的教堂,它讓我重拾舊時那段純真無瑕的時光,它真的能帶給我平和的心態!’”
或許并非每個人都有這么美麗的童年回憶,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顆質樸、純凈的心靈,當你為生活的忙碌和沉重而感到不堪重負的時候,不妨試著還自己一顆童心,還自己一份簡單自然的心情。
其實,每個人都不乏童心,只不過成人迷戀于現實的圓熟,有意無意間將童心主動丟掉。
一個擁有童心的人,便具有極單純形態的幸福,想要擁有永遠的幸福,我們就要避免讓自己的精神變得衰老、遲鈍或疲倦,并始終以一顆單純的心去面對生活。
上一篇:返璞歸真,簡單生活
下一篇:退一步,空間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