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的名聲問題
寓言家寫過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樹上有一只烏鴉,它嘴里叼著一塊肉。狐貍很想吃到那塊肉。于是,它對樹上的烏鴉說,聽說你唱歌十分好聽,不知是真是假。烏鴉很高興,于是哇哇地唱起了歌來。它嘴上叼的那塊肉便掉在了地上,狐貍如愿以償。這事傳開以后,烏鴉成為傻瓜、笨蛋的代名詞。
烏鴉一時大意上了狐貍的當。然而,它并不是一個糊涂蟲。它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失誤。它想,以后決不能重復以前的錯誤。倒是狐貍由于這次得手有些得意忘形,此后,它接連被烏鴉捉弄。它不得不承認,它與烏鴉斗智,只是偶然的得手。它根本斗不過烏鴉。
就在它騙得烏鴉嘴中的肉之后不久,狐貍又發現烏鴉嘴中叼著一塊東西。于是它便故伎重演。無論如何奉承烏鴉,烏鴉總是不動聲色,它不知道烏鴉在想什么。狐貍快要急死了,但它不想放棄,正當用花言巧語引誘烏鴉上當的時候,忽然一抔屎從天而降,恰好砸在它的臉上。狐貍狼狽極了,只得悻悻而去。
這一天,狐貍發現烏鴉嘴中有東西。它想,應改變一種辦法,使烏鴉上當。于是,它對著樹上的烏鴉大罵起來。罵了一會兒,烏鴉忍不住了,與狐貍對罵起來。當烏鴉一張口之際,它口中那塊東西便掉了下去。狐貍猛地撲了上去。當咬住那塊東西的時候,它大吃一驚。那不是自己想吃的東西,而是一條毒蛇。它嚇壞了,趕緊放開了蛇??墒沁@時它已被蛇咬了一口。它痛苦地掙扎了好多天,才保住了一條命。
此后,烏鴉多次算計和玩弄狐貍,讓它無可奈何。
烏鴉想挽回自己的聲譽。它向動物們宣傳它如何智斗狐貍的經過。但是,沒有一個動物肯相信它。它們都說:“誰看見啦?準是瞎編。你能斗得過狐貍?打死我也不信。”
烏鴉找到寓言家,讓他用自己新的素材,寫出一些寓言,讓大家改變對它的看法。寓言家也覺得以前對烏鴉不太公平。于是,他答應了烏鴉的要求,接連寫出了一百多篇烏鴉與狐貍故事的續篇。
可是,收到的效果恰恰相反。大家看了續篇之后,紛紛找上門,要求看寓言家過去寫的《烏鴉與狐貍》,它們紛紛寫信給寓言家,說是不要美化笨烏鴉,不要低估了狐貍的智商。更讓烏鴉始料不及的是:本來有一些動物不知道《烏鴉與狐貍》這則寓言,由于烏鴉與狐貍續篇的出現,它們都知道了烏鴉與狐貍的故事。它們紛紛加入了嘲笑烏鴉的行列。烏鴉的名聲更臭了。
烏鴉十分傷感和無奈。
職場潛規則:印象一旦形成,要改變它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上一篇:世界上最完美的戰勝
下一篇:九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