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夢想多毀于半途而廢
一個和尚正在院子里挖水井。他是個沒常性的人,東挖一鍬,西挖一鏟,挖了半天都沒有任何收獲。師父在旁邊看到了,就對他說:“在一個地方挖,不要老挪動。”
和尚只好確定一個方位,不停地挖。一連挖了幾個鐘頭,他的雙手累得發麻,最終他將鐵鍬扔掉,對師父說:“不挖了!不挖了!這個院子根本挖不出水井!”
“你這個沒常性的人!”師父訓斥道。然后,師父親自拿起鐵鍬,在剛才徒弟挖水井的地方繼續挖土。不久,井水就冒了出來。師父說:“像你這樣沒有毅力的人,做什么能成呢?以后要改改你這個毛病!”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報,有多少人的努力停在成功的前一刻?成功有時候就像小和尚挖井,確定了某個地方有水源,要做的事只有一件:使勁挖。如果沒常性,東挖一個洞西挖一個洞,費時費力不說,最后還是挖不出一滴水。世界上的事大多成于堅持,敗于半途而廢。
跑馬拉松的人最能體會堅持的重要。當出發的口令響起,眾人興致勃勃地奔上跑道。很快,差距拉開,有人因為沒體力而退出,有人因為太累了而退出,剩下的人默默地繼續跑,他們知道一旦選擇開始,就不能輕易放棄,名次并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證明自己有這份能力和毅力。在漫長的跑道上,能夠堅持到底的人都是勇者。
現實并不是馬拉松,馬拉松有明確的終點,現實沒有。也許你要一直跑,一直看不到盡頭。這時候失望與疲倦來得更加強烈,你只能不斷告訴自己繼續跑,不能放棄。一切都是對自己的鍛煉,即使最后不能到達希望的地方,也在路途中得到了諸多經驗和樂趣,這不就是人生的真意?
在巴黎有一個裁縫,他的手藝不好不壞,他開了一家制衣店賴以謀生。年老后,他給自己的孫子講起自己的經歷:
“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是一個喜歡拉小提琴的小少爺。那時候我家里很有錢,送我去一個音樂家那里學習。音樂家很看重我,他想把所有的本領教給我。可是過了幾年,我迷上了賽馬,整天在跑馬場里度過,荒廢了學業,還將父母留下的遺產全都花光了。”
“后來,我又開始學習縫紉。師傅說我很有天賦,可是我學到一半,又想當一個雕塑家。于是我去了巴黎的一所學校學習雕塑。到最后我什么也沒學成,只能用半吊子的縫紉技巧開了這家小店混日子。因為什么事都做不到最后,我一無所成,希望你們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有位哲人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故事中的老人學過很多東西,從他學什么會什么的情況來看,他是一個極其聰明、可塑性極強的人,之所以沒有成就,責任只能歸咎于他自己。半途而廢,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和才華。
人們常常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時會想選擇另一條路是不是更好。這件事我們應該全面地分析:選定一條路,發現走不通的時候,可以改變方向;僅僅是旁邊出現看似更好的路就改道,卻可能得不償失。因為舊路已經走了一半,只差堅持,新路一切都是未知,很難預測,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完成自己的努力,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隨隨便便改變最初的決定,就像胡蘿卜種了一半改種土豆,不但胡蘿卜吃不到,土豆也長不好。
行百里路半九十,為什么失敗的人總是比成功的人多,平庸的人總是比優秀的人多?就是因為前者選擇了放棄,后者選擇了堅持。前者得到的是一時的安逸,后者得到的卻是一輩子的光榮。要做個優秀的人,首先要懂得做個不放棄的勇者。
人生辛苦,困境重重,誰都有過放棄的念頭,誰都想換一種更輕松的生活,但要明白換來的未必輕松,浪費的可能是最好的。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選擇的理由。人們的選擇有時是現實所迫,更多時候是基于某種愿望,放棄一半的努力,就等于放棄全部的愿望,你甘心嗎?不要輕易說結束,鳴鑼開場的戲劇,你身在其中,就算不是主角,也要演到最后。
上一篇:機遇在哪里尋找
下一篇:正視自己的缺點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