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吃虧
中國有句老話叫“吃虧是?!保犉饋砗孟袷侨跽叩淖晕野参浚蓪嶋H上,這句話滲透著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吃虧,雖然意味著舍棄與犧牲,但也不失為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度。尤其是身在職場,在與人合作或為人處世時,我們需要點吃虧的精神。也許,短期看來你是吃虧了,但最終你卻能夠收獲很多。如果你什么事都不肯吃虧,總愛斤斤計較,就會使人看不起你,更不會有人愿意與你交往,與你共事,你就會因為目光短淺而因小失大。從表面上看,你也許沒有吃虧,但是你卻會因一時的小氣而使自己失去更多、更大的發展機會。吃虧,會讓人覺得你為人豁達、寬厚,讓你獲得更深的友誼。這當然會使他人更心甘情愿幫助你,替你辦事。
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就是一個懂得做人,善于吃虧的人。
胡雪巖原本只是一個小商人,他不但善于經營,而且還知道如何做人,頗通曉人情世故,懂得“惠出實及”的道理,往往會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鬧的生意已不能讓他滿意,他一直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他想,在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頭地的。大商人呂不韋另辟蹊徑,將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胡雪巖也想走這條道路。
杭州有一個小官員名叫王有齡,他是一位很有野心的人,總想著能往上爬,但迫于經濟壓力只好作罷。胡雪巖與他也有一些來往,隨著交往的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只是殊途同歸而已。王有齡對胡雪巖說:“雪巖兄,我并非無門路,只是手頭無錢,空手總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巖說:“我愿意傾家蕩產來幫助你。”王有齡說:“等我富貴了,也不會忘記胡兄?!?/p>
胡雪巖變賣了家產,籌集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有齡去京師求官后,胡雪巖仍舊操持著舊業,別人對他的譏笑他從不放在心上。
幾年后,王有齡穿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巖,問胡雪巖有何要求。胡雪巖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并無困難。”
王有齡是一個非常講義氣、重感情的人,他讓自己的軍需官到胡雪巖的店中購物。從此,胡雪巖的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他與王有齡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密切了。
后來,太平軍占領了杭州,王有齡上吊自殺。失去王有齡這個大支柱,對于胡雪巖來說,簡直就是天塌地陷了,但他并沒苦悶多久,又重新找到了支持者——新上任的浙江巡撫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銀子為左宗棠的湘軍辦糧餉和軍火,贏得了左宗棠的好感和信任。后來,隨著左宗棠的權力越來越大,胡雪巖的好運也是連續不斷。他還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胡雪巖的成功除了靠本身的經商才智外,最關鍵的就是靠他練達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機會和利用機會,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虧,令朋友信賴他的寬厚和真誠。
身在職場,讓步、吃虧是一種必要的投資,更是我們打造良好人際關系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職場中為人處世時,我們一定要敢于吃虧。只有你真正懂得了“吃虧是?!钡娜松览?,你的人生才會有轉機,你的幸福之門才會在你不斷的吃虧中得以開啟。
上一篇:如何工作最高效
下一篇:實話實說有分寸,點到不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