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寓于過程之中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看重的是事情的“結局”,而有的人看重的是事情的“過程”。究竟哪一種生活態度更加合理?對此,《菜根譚》中有句話講得非常到位:“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意思是說:當輕風吹過,稀疏的竹林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可是當風吹過去之后,竹林并不會留下聲音,而仍舊歸于寂靜;當大雁飛過,寒潭固然會倒映出雁影,但是大雁飛過之后,清澈的水面依舊是一片晶瑩,并沒有留下大雁的影子。
不同的人對這段話往往有不同的理解,體味出不同的意境。有人還從中提取出了一副對聯“風過疏竹不留聲,雁渡寒潭不留影”。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也可以從這句話中體味出另一重深刻的含義:生命的意義寓于過程之中。
有一個深蘊禪機的句子,色彩鮮明、充滿美感:“紅爐一點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漫天雪花飄舞,有一片雪花剛好落在旺火盛燃的爐子上。雖然在一瞬間,它便立即融化消失,但它給人帶來的美感畢竟讓我們記住了它的“存在”。
人的生命,不論長短,都像是一片雪花。它自天上灑下來,歷程千萬里,可以稱為“長”;但它飄落堆積姿態快速,轉瞬即逝,不容人們細看,便已經消失,因此也可以視作為“短”。——一兩秒?百數十載?熊熊爐火,不由分說,便吞噬它了。它存在過,卻來不及留下任何痕跡。當片片雪花“你擠我攘”地爭著投向艷色,也不過是一場無謂的“追逐”罷了。
人生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歷練的過程。在人們流逝的生命過程中,每一段都聯結著生命的價值,每一個過程都有其意義。有的人沒有耐心留戀“過程”,活得匆忙而粗糙,活得空虛而無奈,他們尋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其實,生命的意義就寓于“過程”之中,那些撇下“過程”而只在“結果”中尋找意義的人,他們找到的只能是“虛無”。因為,生命并沒有“結果”,每一個“結果”只是一個新“過程”的開始罷了。
這些道理并不是“形而上學”的哲學空談,它對我們的生活是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在《百喻經》中有一個“半餅飽喻”的笑話,也許能說明這個道理:
有一個人肚子餓了,他走到餅店買餅吃。一塊接著一塊,他一連吃了六塊餅。當第七塊餅吃到一半時,他便覺得已經吃飽,突然間,念頭一閃,他懊悔地摑打著自己的嘴巴說:“我怎么這么笨?早知道吃這半塊餅就會飽,就吃這半個好了。剛剛還白白吃了六塊。我怎么這么笨啊!”
很顯然,這個人的肚子吃飽,是之前吃掉的六塊餅累積的結果,而他卻以為,自己是吃了后面這半塊餅才會飽,這是多么可笑的想法,也是不明因果的愚蠢。這個人犯了一個主要錯誤:他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
人生的很多美麗都在于“過程”,人們何必一定要急功近利地去尋找結局呢?有時候人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只管追求、不再去設計什么石破天驚的藍圖,也能從中收獲美好的心情,也會有出人意料的驚喜。
人們在生活中其實不必非要執著于收獲,要相信耕耘的過程也是偉大的,自己付出艱辛與汗水的過程更是值得的。在追求中,人們能收獲堅強;從失敗中,人們能收獲智慧。可以說,“花開花謝”是一個“過程”,“生命榮枯”也是一個“過程”。
“過程”,能讓本來平常的事物平添一種美感;“過程”,能讓人擁有一份好心情。
“過程”是美麗的。人生的樂趣蘊藏在奮斗的“過程”中,生命的真諦在于細細品味歲月、享受人生。那種只看重結果不看重過程的人,只透支人生不珍惜人生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人生樂趣、創造出生命的輝煌的。
也許你現在做事還不太成熟,也許你現在為人還不太穩重,也許你現在經受挫折時的承受能力還不太強……雖然有諸多的不盡如人意之事,但是你不要著急,不要急于看到完美的結局,只要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中漸漸地長大,就一定會更加出色!
上一篇:生命不息,求知不止
下一篇:相信“一切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