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應以“義”為上,見“義”而為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為崇尚的美德之一。其本義是,人看到合乎正義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遇到暴徒行兇、幼童落水,以及在一些意外災禍的危難關頭,應挺身而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坝赂摇笔侵档锰岢?,但前提是應符合“正義”,這是區分“勇敢”與“莽撞”的根本界限。無“義”之勇沒有意義,見“義”之勇才值得頌揚。
人們對“見義勇為”的行為總是給予應有的頌揚,甚至給予其當之無愧的榮譽和獎賞。沒有哪一個時代不倡導“見義而為”之風尚,從某種意義上講,“見義而為”是利國利民的。
孔子強調,君子應當“見義而為”??鬃诱f:“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币馑际?,具有仁義德行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義”。但有“勇”的人不一定具有仁義的德行,因為有些所謂“勇者”,只是勇于做壞事,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問青紅皂白地蠻干。所以,孔子強調,君子應把“義”作為至高無上的準則。人只是有“勇”而無“義”,人就會失去對“勇”的判斷,只有把“義”與“勇”相融相合、統為一體,人才能真正做到“見義而為”。
在歷史上,敢于見義勇為,甚至舍生取義的志士仁人是非常多的,墨子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人物。
墨子懷抱“濟世”的情懷行義天下,認為只有“義”才能利民、利天下。所以,他不僅極力宣傳他的學說和主張,而且盡力制止非正義的、給天下百姓帶來無窮災禍的戰爭,可以說,他達到了見義勇為的至高境界。
聞名天下的巧匠公輸盤為楚國制造了一種叫作“云梯”的攻城器械,楚王將要用這種器械攻打宋國。墨子當時正在魯國,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動身,走了十天十夜直奔楚國的都城郢,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對墨子說:“夫子到這里來有何見教呢?”
墨子說:“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你之力殺掉他?!?/p>
公輸盤聽了面露不快之色。
墨子又說:“請允許我送你10錠黃金作為報酬。”
公輸盤說:“我義度行事,絕不去隨意殺人?!?/p>
墨子立即起身,向公輸盤拜揖說:“請聽我說,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了‘云梯’,并將用‘云梯’攻打宋國。宋國又有什么罪過呢?楚國的土地有余,不足的是人口?,F在要為此犧牲掉本來就不多的人口,而去爭奪自己已經有余的土地,這不能算是明智之舉。宋國沒有罪過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你明白這些道理卻不去諫止,不能算作‘忠’。如果你諫止楚王而楚王不從,就是你不強。你‘義’不殺一人,卻準備殺宋國的眾人,確實不是個明智的人。”
公輸盤聽了墨子的一席話后,深為折服。
墨子接著問道:“既然你承認我說的是對的,你為什么不停止攻打宋國呢?”
公輸盤回答說:“不行啊,我已經答應過楚王了?!?/p>
墨子說:“何不把我引見給楚王呢?”
于是,公輸盤引墨子見到了楚王。
墨子對楚王說道:“假定現在有這樣一個人:舍棄自己華麗貴重的彩車,卻想去偷竊鄰舍的那輛破車;舍棄自己錦繡華貴的衣服,卻想去偷竊鄰居的粗布短襖;舍棄自己的膏粱肉食,卻想去偷竊鄰居家里的糟糠之食。楚王認為這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楚王說:“這一定是個有偷竊習慣的人。”
墨子繼續說道:“楚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國土,不過方圓五百里,兩者相比較,就像彩車與破車一樣。楚國有云楚之澤,犀牛麋鹿遍野都是,長江、漢水又盛產魚鱉,是富甲天下的地方;宋國貧瘠,連所謂的野雞、野兔和小魚都沒有,這就好像粱肉與糟糠相比一樣。楚國有高大的松樹、紋理細密的梓樹,還有楠木、樟木等等;宋國卻什么也沒有,這就好像錦繡衣裳與粗布短襖相比一樣。由這三件事而言,大王攻打宋國,就與那個有偷竊之癖的人并無不同,我看大王攻宋不僅不能有所得,反而還有損于大王的‘義’。”
楚王聽后,說:“你說得太好了!但盡管如此,既然公輸盤為我制造了‘云梯’,我就一定要攻取宋國。”
看來,此時墨子若想僅僅依靠“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不可能了;這時候,要想說服楚王,就需要“勇”和“智”了。
鑒于楚王的固執,墨子把目標轉向公輸盤。
墨子解下自己的腰帶圍作城墻,用小木塊作為守城的器械,要與公輸盤較量一番。
公輸盤多次設置了攻城的巧妙變化,墨子都全部成功地加以抵御。等公輸盤的攻城器械全都用完了,他還是沒有攻下城池;墨子守城的方法卻還沒有用盡。
公輸盤認輸了,但是他又說:“我已經知道該用什么方法來對付你,不過我現在不想說出來。”
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用來對付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是不想說出來罷了。”
楚王在一旁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到底在說什么,忙問其故。
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死我,殺死了我,宋國就無人能守住城,楚國就可以放心地去攻打宋國了??墒?,我已經安排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帶著我設計的守城器械,正在宋國的城墻上等著楚國的進攻呢!所以,即便是殺了我,也不能殺絕懂防守之道的人,楚國還是無法攻破宋國?!?/p>
楚王聽后大聲說道:“說得太好了!”他不再固執地堅持攻打宋國,而是對墨子表示:“我不進攻宋國了?!?/p>
就這樣,見義勇為的墨子成功地用自己的“義”、“勇”、“智”,阻止了楚王進攻宋國的計劃。
古人把“勇”與“仁義”聯系起來,提倡“義勇結合”;放在今天,就是要把“勇”與國家、人民的利益聯系起來?!傲x”是標準,包含著是非判斷。那種“講哥們義氣”、結幫成伙、無視法律、恃強凌弱、橫行霸道的行為,不是見義勇為,而是“江湖義氣”,是一種狹隘的“義”,絕非“大義”。那種出于虛榮心、好奇心的血氣之勇,既害了自己,又害了他人,絕不應當提倡。
“見義勇為”可以表現為一般問題上的敢作敢為,也可以表現為大是大非面前的舍生取義。由于為社會正義和人類進步所做的斗爭總是充滿困難和危險,所以,“見義勇為”的人往往會付出沉重代價,甚至會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舍生而取義”,就是對這種精神的贊美與肯定。
古往今來,見義勇為、舍生取義的英烈不勝枚舉:匡扶正義、“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義不辱節的蘇武,守死不屈的顏真卿,深入虎穴擒賊的辛棄疾,“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等等。他們把正義、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戰勝了各種困難和威脅,他們這種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和宏偉氣魄,將永遠光照人間。
所以,君子應以“義”為上,見“義”而為。
上一篇:匹夫之勇不可取
下一篇:堅持真理,堅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