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你的有效工作時間
成功卓越就在今天,要抓住每一天的時間,必須從抓住今天開始。疏忽了今天,你的一切都會泡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是一位自學成才者,他在一篇談成功經驗的文章《述懷》中寫道:“即使能活一百年,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二十四日而已。而今已過四分之三,怎能胡亂輕拋,何況還有生病無能為計。若細算,有效的工作日,在二千天以內矣。”
每個人的一生中,除去童稚無知、除去老弱生病等,真正有效的工作時間也不過一萬多天。并且到現在為止,我們每個人都已流失了很多時間。那么你從現在開始算一算,自己還有多少天有效的工作時間呢?
所以,執著的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最不敢懈怠的就是自己的有效工作時間。一次,有一位青年人問著名的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用了多長時間學琴?”“20年,每天12小時?!彼卮鹫f。也有人問基督教長老著名的牧師利曼·比徹類似的問題:“你為那篇關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詞準備了多長時間了?!彼卮鹫f:“大約四十年。”
著名的歌星瑪麗布蘭特說:“如果一天不練習,我自己就能感到差距;如果兩天不練習,朋友就會看出來;如果一周不練習,那么全世界就感覺到了。”對她來說,執著、勤奮正是成功的支點。
由此可見,大凡成功者,都善于規劃、利用自己的有效工作時間。那么在現實工作中,你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重要的不是榨時間的“油水”,而是學會在有效工作時間內做到五件事。
1.限成敗為一時,而非一世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睙o論在學習、工作還是事業中,成功了不要忘乎所以、傲視他人,失敗了也不要小看自己、妄自菲薄。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勝不驕,敗不餒”,才是真正的執著。匈牙利青年數學家波里埃十二歲時就開始研究非歐幾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沒有得到別人的鼓勵和支持,他心情非常沉重、失望和痛苦,最終在父親的反對下放棄了這一有價值的研究。而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在從事這一領域研究時也沒有得到別人的承認,并且還受到不少的攻擊,甚至有人給他戴上“精神病”、“瘋子”的帽子。但他沒有動搖,依然信心百倍地堅持探索,他終于成功了,成了非歐幾何的創始人之一。可見成敗觀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工作面前做個“愚人”
在任何時候,都不存在不費力氣便能唾手可得的成果,即使彩票中大獎,至少也得需要花錢買張彩票,更何況這是小概率事件。學知識、干工作、搞研究,唯有不辭勞苦,才能擁抱輝煌。無論什么行業,真正能有作為、成大氣候的人,與常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們能夠像“愚人”一樣敬業、愛崗,具備癡迷、執著的傻勁。
英國思想家爾萊爾說:“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倍栊詣t是勤奮的敵人。追求成功者要時時向惰性宣戰,并戰而勝之。成果是勤奮跋涉后的收獲,成功是披荊斬棘后的獎賞。成功沒有捷徑,靠投機取巧、浮躁鉆營的人,是難以摘到智慧之果的。成功的人,無不具有一股“傻勁”,而“傻勁”是渴求成功者的秉性。
3.立即行動,戰勝惰性
任何出色的創造都是超常的心血和汗水的產物。光想著舒坦、愜意,卻企求摘取成功之果,那只能是“烏托邦”式的幻想。可以說,成就是與付出成正比的。大成就的取得需要多付出。用勤苦的汗水澆灌事業的田園,正是無數有為者的成功秘訣。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個人能否了解并戰勝自己的惰性決定著他成績的大小。
4.嚴格自律,鍥而不舍
所有的成功者,無不是常年勤耕不輟的人。在藝術、科研活動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幾乎都經歷了苦役般的勞動。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為了保證寫作質量,每一篇小小的作品都要改寫和謄寫五六次,有時甚至更多。任何成就,無不是來自勤奮不輟的艱辛勞動,來自長期堅持不懈的積累。作家老舍為了寫出優秀的作品,對自己嚴加管束,每天不管有什么事,都務必伏案創作四個小時。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年輕時,發憤自學成才,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并堅定不移、一絲不茍地約束自己按時間表行事,進行頑強的自我磨礪,最后終成大器。
5.耐住寂寞,傾心投入
一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強的人,也就是最孤獨的人。只有最偉大的人,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寂寞的人更善于用勤奮的韌勁攻關奪隘。在寂寞的獨處中,有時最能調動人的才思。如果人不善于獨處,享受寂寞和孤獨,就難以聽到生活的要求和期待。能夠畢生忍受孤獨的人,能在孤獨中不懈追求人生價值、不斷創造成果的人,是最令人欽佩和尊敬的。在孤獨中尋求自我的價值,實現自我的價值是事業與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人,只要能夠一如既往、刻苦專注地求知,就能增強自己的功底和才華。
每一個人的工作時間都是有限的,當你轉變傳統的做人做事的思路,以一種倒計時的方式去看待、思考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時,你就會覺得,不論你現在處于事業的哪個階段,你做人的成與敗和做事的得與失都不應成為你接下來行動的障礙。你應始終以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去利用好人生中的每一秒鐘。
上一篇:禮不在重,關鍵是會送
下一篇:紅臉黑臉要變著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