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女人花錢
據說時下人們對“錢”又下了個新定義,說“錢就是那種男人們拼命掙回來女人們拼命花出去的紙”。我想這定義一定是男人們下的,并且還是那種掙了不少錢的男人們下的。因為這定義里雖有一半是無奈,更多的卻是一種自豪。
作為女人,我初聽到這個“定義”時,曾本能地反抗了一下:我花的可是自己掙的那種“紙”。但心里我還是承認這定義是基本屬實的。且不說眼下的確是大多數男人比女人掙的錢多,單就是花錢這一點,女人也的確是比男人厲害。
可能會有很多女人不承認。比如我的一個女友就說:我花錢省著呢。我丈夫才大手大腳,他買菜從來不問價,見什么好就買什么。就說買土豆吧,非要買最大的。其實都是要切成絲才炒來吃的嘛!所以我一般不讓他買菜,同樣的菜他比我買得貴多了。
也的確是,你在菜市上看到的那些為了幾分錢而不停地討價還價,或者為了短一兩秤就跟人大吵的,都是我們女人。就我自己,也常常會為便宜幾分或者幾毛而多走好些路,問了這家又問那家。其實事后想想很不合算,省下的那些錢在你的總開銷中微乎其微,又何必去多花那些時間和精力呢?但身在其中時往往想不到,好象習慣性地要去省似的。
在日常生活中,女人也比男人節省:剩飯剩菜總舍不得倒;電燈總舍不得多開幾盞;洗完衣服的水往往還要拿來洗拖把或者抹屋子,等等,可舉的例子很多。而女人們為了節省,還常給自己惹下很多麻煩,像吃壞了肚子,或者和丈夫孩子發生了矛盾。
不僅如此,走在街上,那些賣降價商品的店門口,還有那些街邊的小攤販身邊,圍的也幾乎盡是女人。而且女人自身也很少有類似男人們的“煙酒茶”方面的消耗。
這么一說,女人簡直是節約模范了嘛。
但男人們決不會同意這個“命名”的,有節約模范一說就不會有前面那個定義了。那樣一個定義,肯定有它產生的背景。
就先從“節約”說。
比如說買便宜商品。當女人們看到那些商品比大商店便宜一半時,是決不會考慮它質量的,只會滿心歡喜地買下來。然而,過不了多久,那東西就會報復她的節省,壞了爛了沒法用了,需要重新買。這一來去的多了。男人們抱怨不已。其實女人們也在心里后悔,但下次看見那種攤販,她仍會湊上去的。
不過據我所知,最令男人們頭痛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女人們在打扮自己上的開銷。因為在這種開銷上女人們是決不會心慈手軟的,也決不會考慮節約的。
我不止聽到一個男人說:我老婆買衣服簡直是無底洞。你明明看到她經常買回這樣那樣的衣服,但一到外出的時候,你都會聽見她很委屈地說沒有衣服可穿。
偏偏如今的衣服又貴,買一套像樣的衣服勝過一個月的伙食錢了。而且這衣服還很快就過時。衣服一過時女人們就不肯穿了。要么送給保姆,要么改給孩子。或者以很便宜的價格拿去換些并無大用的塑料用品。(總之得處理掉,不然再買新衣服時氣就不壯。)男人們真是看在眼里氣在心里。我剛才說的那位買菜很節省的女人,每月只用丈夫的工資過日子,自己的收入則都用來買衣服。還常嫌不夠。男人們能想得通嗎?
有一回一對夫妻上我們家來。妻子穿了雙新皮鞋,說是丈夫給她買的。我就夸她丈夫。不想這位丈夫趁妻子不注意時悄悄跟我說:我是不敢讓她自己去買。因為她總是沖最貴的買,而且還會順便看上別的什么,我實在招架不住了。
這還僅僅是穿。
現在女人們已諳熟“美麗”之道了,明白美要從“頭”開始,所以對自己頭上的那些黑發也就格外地關心起來。時興大波浪,就去燙大波浪;時興小卷卷,就去燙小卷卷(那一燙就要花去十幾二十幾乃至上百塊的)。時興長發就耐心地養長發,時興短發就喀嚓一下把它剪短。最要命的是,有時剛剛燙了卷發又發現流行直發了,于是再花幾十塊去把它拉直(幸好如今的發廊還有這么多招數)。
但多燙幾次之后頭發就受不了了,漸漸枯黃。于是又去買最好的洗發水來洗,買最好的護發素來護。還是弄不亮,再去焗油。就在這反反復復的折騰中,錢就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了。
可頭發再重要也不及臉面重要。因為頭發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帶假發,臉可沒有假臉能換。所以女人們花錢最多的還是在臉上。那些報紙上大版大版的化妝品廣告主要是沖著女人來的。而且無論那些廣告吹得多么玄乎多么不可思議,女人們都會相信并為此熱血奔涌。上班看了報,下班就直奔商店,像請神一樣把那東西請回家。
如果用了效果好,則眉開眼笑,并四處推薦(女人在這個問題上是很講義氣的);如果沒什么效果(這是比較常見的),也無怨無悔,耐心地等待著新產品。相信科學昌明,總有一天會制造出永葆青春的什么霜或者什么露來。最糟的是那種用了之后反而生出毛病來的,比如滿臉忽然長出些不明不白的東西,就只好再花更多的錢去醫院看了。這時候丈夫如果抱怨,女人是很謙虛的,一聲不吭。
當然,也有很多女人不信任化妝品,土法上馬,自己美容。比如蜂蜜調雞蛋敷面啦,白糖檸檬汁兌水喝啦,牛奶洗臉啦,等等。反正怎么營養怎么來。女人在這方面是很舍得的。
不過這些還是小意思。是屬于比較樸素的女人們的作為。如果哪個男人連這點都受不了,就只好打光棍了。因為還有一部分女人是不滿足于自己擦擦抹抹的,她們要上美容院。要、在那兒享受,做全套的皮膚護理,用外國的化妝品。一個月至少是二、三百吧?(碰上這樣的女人你叫叫苦還差不多)。她們護養了皮膚還要紋眉紋眼線紋唇修指甲,總之是讓自己盡量變得不像自己。
更有一小部分女人對這樣的小調整小改動也不滿足,她們夢想的是徹底改頭換面。這就需要大動干戈了。但大動干戈之后并不一定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有時就很慘。
我有位朋友在醫院工作。他告訴我有個姑娘到他們整形科來墊鼻子,可注入硅膠后,她的鼻子不接受,整個兒發青。這就使她的面部從不漂亮一下升華到了可怕。只好再做手術把那東西取出來。可取出來后一個月后,又發現沒取干凈,鼻梁發炎,呈青紅相間狀。于是又實施第三次手術。整個手術前后花了三千多,而且長達一年不敢見人。
瞧這代價,真讓人同情。不過也許是她運氣不好,據說也有不少成功的整容。
綜上所述,說女人亂花錢有失公允,說女人節約也有失公允,準確的說法應該用一個比方來概況。即她們(當然也包括我)在花錢上是把芝麻一粒一粒揀回來,把西瓜一個一個丟出去。
不過揀芝麻也好,丟西瓜也好,女人們花錢,都還是為了追求美。這理應得到男人們的諒解、支持和保護。這種支持和保護一點兒不亞于提倡“五講四美”。何況女人們如今能這樣有恃無恐地花錢打扮自己,也從另一個方面很好地說明了我們這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發展。你想過去行嗎?不說沒有錢,就是因陋就簡地搞一下,也要被視作是“資產階級思想在作怪”,罵你一聲“臭美”(其實這個“臭”字很是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美”的復雜心情:除了鄙視外,更多的是嫉妒。而有嫉妒就有向往)。現在,人們終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臭美了,難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只是有一點,女人們在花錢追求美時,千萬要先搞清楚什么樣才算美這個問題。
不然是要花冤枉錢的。那種冤枉就不是揀芝麻丟西瓜的問題了,而是用西瓜去換老鼠屎。真的,我每每在街上看見那些花了一百多塊錢卻在眼睛上刷了兩道黑漆的女同胞時,都不免要想到這個問題。
1993年9月,成都
上一篇:警察同學
下一篇:話說“女人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