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入公司“主流社會”
作為一名企業中層領導的劉麗,原來也是獨當一面擔任部門主管的“大員”。但是,隨著兩年時間過去,劉麗卻越來越被邊緣化,脫離了企業的核心圈子,最后只好自己辭職走人。
回顧自己的經歷,劉麗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過于“獨立”,就是顯得與老板和同事格格不入。公司組織年終拓展,劉麗覺得這并不能對日常的工作真正有效,不參加;公司組織到泰山旅游,劉麗又覺得周末的時間,大部分是在路上,沒意思,并且冷嘲熱諷地說公司摳門,既然想給員工一次旅游的福利,就應該做得大方些;老板組織中層聚餐,劉麗覺得沒有共同話題,不參加……為劉麗的不參加,老板還親自找她談過,告訴她這些不僅僅是活動,也是工作,但是劉麗并沒有改觀。到后來,“不參加”成了劉麗的品牌,老板也就隨她了。
這些讓劉麗在同事中顯得“獨樹一幟”,甚至有點怪異。因為參與企業的活動少,與同事的交流少,很多時候考慮問題都不是一個前提。最后,劉麗被邀請參加的次數就越來越少,漸漸被邊緣化了。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談到“歸屬感”這個詞。所謂歸屬感,就是覺得自己屬于某一個組織、地域或者群體,覺得自己和它息息相關。一個有歸屬感的員工,會積極參與企業的各種事情,響應老板的提議,貢獻自己的才智。與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事情更容易成功,目標容易實現。這樣的員工,老板不可能不重視他。
首先,參加公司活動,是團隊精神的體現。公司常常會舉辦一些活動,參加活動者上至高層領導,下至普通員工,有時公司的合作伙伴及客戶也會被邀請而來。公司舉辦活動,很重要的目的在于讓公司上下都能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快樂與放松,舒緩工作帶來的壓力,增進員工之間的交流。積權參加公司的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團隊精神的一種體現?;顒拥木袷恰爸卦趨⑴c”,參與即是支持。每個上司都會很樂意看到員工積極參加公司舉辦的活動。那些經常缺席的人,雖然對活動并不會產生多大影響,但上司會認為你對他的工作不支持,心里難免不快。
其次,參加公司活動可能成為你展現才華的機會。公司舉辦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公司上下皆放下平日工作的壓力,投入到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或互相交流心得,或展示自己工作之外的才能……在放松的狀態下,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容易親和的。在平時,上司為了維護自己的威嚴,也許總是一副嚴肅的樣子,而這時,他可能會稍稍放下姿態。身為員工的你趁此機會可以多接近上司,向他適當地暢所欲言,向他展示你優秀的口才、恰到好處的人際交往能力,等等。當然,你還要在上司、同事、合作伙伴、合作客戶云集的活動現場,適時地抓住機會,以展示你對上司的忠誠、你內心的團隊精神。在一片輕松自如的交談中,你看似不經意的展示,卻能讓上司深深地記住你。
這也就是無論如何你都應該與企業融為一體的真正原因。與企業融為一體,你才能夠進入企業的“主流社會”,了解企業的“主流”思想,經歷企業的“主流”事件,掌握更多的信息,才有機會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和實踐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是你自己的,業績是你創造的。有了這種能力,一個企業不給你機會,必然會有另一個企業給你提供平臺,讓你發揮作用,體現價值,創造新的業績。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吧。
我們常見的那些不能與企業融為一體的員工,是將企業當做“人家”而不是“自家”的,是將老板(或上級)當做“敵人”而不是“同盟”的。
因為將企業當做是“人家”而不是“自家”,所以,對員工來說,就有了內外的區別,想的是怎么把好處從“人家”弄到“自家”來。手機拿到辦公室充電,企業的資料帶回家,在辦公室座機上打私人電話,用企業的關系做私人的生意,用企業的網絡發送自己的求職申請,大手大腳地用企業的物品,在上班的時間玩游戲,在工作的時候發呆走神,甚至到處串門聊天,等等。因為畢竟是從“人家”拿到“自家”,做起來的時候難免心虛,總是偷著、躲著、藏著、掖著,表現出小心和猥瑣的樣子,生怕老板發現。
這樣做的員工,他們在明白無誤地告訴老板,自己希望與企業干干凈凈,沒有什么太多的牽扯,企業是企業,我是我,我不過是在企業上班而已。這樣冷淡的態度,還怎么要求老板提升和重用你呢?你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外人,還怎么要求老板和企業把你當成自己人呢?
與企業融為一體,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從來就沒有做過將老板當做“敵人”的事,走上與企業融為一體的道路,那么你自己的發展就開始走上了新的階段。
過來人的點撥
積極參加公司的活動,不僅能在活潑自然的氣氛中與上司溝通交流,還能通過參與活動向上司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這是引起上司關注、獲得晉升機會的最方效的方式之一。
上一篇:過于擔心結果,會猶豫不決
下一篇:避免有的事用力不夠,有的事用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