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
一種行為習慣,是人們成長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傾向。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是這么說的: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可見,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讓人的一生發生重大變化。滿身惡習的人,是成不了大氣候的,唯有有好習慣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這就告訴所有正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們,你若想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就必須改掉當下存在的一些壞習慣。
我們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要養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身體力行、躬行實踐,才能“習慣成自然”,收到相當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習慣,“行成于思毀于隨”,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
蘇格拉底門下有很多學生,他經常帶領這些學生四處游歷、飽覽名山大川。幾年下來,這些學生都學到不少知識,有些還成為滿腹經綸的學者,為此,蘇格拉底感到很欣慰。對于這些學生而言,他們也認為自己可以順利“畢業”了。
一天,蘇格拉底帶領這些學生來到一片曠野上,他讓大家在草地上圍坐在一起,然后對他們說:“現在,你們已經個個都是飽學之士了,你們馬上就可以從我這兒畢業了,但最后一次,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畢業前,老師問的問題當然很重要了,學生們一個個豎起了耳朵,想聽聽老師會問什么問題。
“我們現在坐著的是什么地方?”蘇格拉底問他們。
學生們回答道:“曠野。”
蘇格拉底又問:“這里長了什么?”
學生們答曰:“草。”
蘇格拉底說:“是的,這里長滿了草。那么,接下來,我要問的是,你們要用什么辦法,才能清除掉這些雜草?”
這是哲學問題嗎?一向嚴謹的老師,怎么會問這么簡單的問題?拔出雜草明明是農民才應該思考的問題?學生們都對蘇格拉底的問題感到很好奇,但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作答。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用手拔掉就行了吧。”一名學生搶先開口。
另一個學生答道:“用鐮刀割掉,那樣會省力些。”
第三個學生回答得更為干脆:“用火燒更徹底。”
蘇格拉底從草地上站起來,清了清嗓子,然后說,說:“那么,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劃定一片區域,將各自區域的雜草清除掉,明年,我們再來看看自己的戰果,看看誰的方法更有效。”
約定的時間到了,一年后,所有的學生都齊聚在這片曾經長滿雜草的地方。令他們高興的是,這里再也不是雜草叢生,但卻依然有很多參差不齊的雜草在風中搖擺。然后,蘇格拉底帶領他們來到另外一塊地方,這里不是學生們除草的范圍,這里沒有雜草,而是長滿了旺盛的麥苗,學生們湊近一看,看到了一塊木牌,那是蘇格拉底的筆跡,上面寫著:“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學生們恍然大悟。
用麥苗根除雜草是一種智慧。我們在培養習慣時,是否可從蘇格拉底那里領悟借鑒呢?好習慣多了,壞習慣自然就少了。
有專家說:“養成習慣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將是我們終生的財富。因此,暫時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根據西方人文科學家研究,一個習慣的培養平均需要21天左右,只要我們認真去做,就等于說我們吃了21天的苦,卻得到了一輩子的甜,這是一個很值得和很高效的事情。此外,任何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是自動化的,如果你不去做反而會感覺很難受,只有做了才會感覺很舒服。因此,關于好習慣的培養,我們不妨給自己訂一個計劃,然后用日記本記下自己執行計劃的過程。那么,21天后,你將養成好習慣,堅持21天,你就會成功。堅持21天,就能改變自己的意識,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你又何樂而不為呢?那么,阻礙我們成功的惡習有哪些呢?
1.自制力不強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自制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下了決心就能獲得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拿學習來說,如果你決定從明天起好好學習,要每天學習10個小時以上,那么,你很可能因為沒有達到目標而氣餒。而如果你先給自己定一個較為合理的目標,比如,你可以在第一周時每天學習1個小時,少玩15分鐘;倘若做到這一點的話,第二周每天學習1.5個小時,少玩20分鐘;再做到這一點的話,就可以每天學習2個小時,少玩30分鐘。慢慢地,你會發現,自覺地學習已經成為你的一種習慣,而自制力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任何壞習慣的改變或好習慣的養成都可以采取這個方法。
請記住,循序漸進,有利于培養自己的信心,并且不會給自己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從而能輕松地鍛煉自制力!
2.準備不足
一些人在嘗試中失敗了,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勇氣,而是因為準備不足。因此,從現在起,無論你對自己的評估如何,都不要掉以輕心了。
3.不能堅持到底
你也想努力做一件事,如鉆研某件樂器,搞好學習等,但導致你最終不能成功的原因往往是你的中途退縮。如果你不能在青春期就克服這一壞習慣,那么,它會影響你的一生。
4.不吸取教訓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杜絕了所有的錯誤,而是因為他們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改正錯誤;同樣,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常常重復錯誤。的確,很多時候,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常比成功教我們的更多,犯了錯卻不吸取教訓,白白放棄如此寶貴的受教育機會實在可惜。
總之,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是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變成你的信念。
上一篇:與其顯山露水,不如隱藏自己避開他人鋒芒
下一篇:爭一時之氣,會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