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就靠做事,大成就靠做人
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經常說到一句話:“未學經商,先學做人。”其實,不論是經商還是做其他的事情。把人做好首先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素質,我們不難發現,大凡成功人士,與人談及成功之時,總是先談論如何做人,而后才是如何做事。做人,永遠都是做事的大前提。
從前有個叫王二的年輕人,在一個財主家做了幾年的苦力,有了些積蓄之后,在集市上開了家小酒館,為其取名為“實惠酒家”。
酒館開業之初,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因為那兒的東西非常實惠,酒碗很大,米酒又香又醇,而且價錢很便宜。因此,不管是過路的人還是周圍的老百姓,路過酒館的時候都愛進來喝一碗酒,吃點東西。從早晨酒館開張到晚上打烊,一天到晚都是滿滿的客人,有很多時候,天還沒黑,酒店里的酒就已經賣光了。
王二看到酒館的生意如此火爆,心里邊樂開了花。可是令他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是,由于是手工作坊,每天只能釀那么多的酒,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量,這對于自己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就開始動了心眼。
到了第二天,酒碗從大的變成了小的,但是價格還是以前大碗的價格。王二對顧客解釋說:“客官,這是新配方,酒里加了名貴的中草藥,喝了可以治病的。”由于客人們大都是老主顧,不僅相信他說的話,而且還替他大肆宣傳,所以客人不減反增,而王二也因此賺了不少錢。
嘗到甜頭之后,王二覺得這樣做還是不行,他就又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往酒里兌水。剛開始時,往酒里兌的水少,顧客并沒有察覺出來,于是王二的膽子越來越大,水也越兌越多。
一段時間之后,客人逐日減少;再后來,門可羅雀,伙計們也整天無事可干,只能是擦擦桌子,掃掃地什么的。這天,王二愁眉不展地坐在空蕩蕩的酒館里發呆,這時候從街上走來一個白胡子老大爺,王二看到有客人來了,趕忙親自前去招呼客人。老人一邊喝著酒,一邊問王二:“年輕人,正是吃飯的時候,這酒店里卻沒什么人,怎么會這么冷清啊?”
王二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老人緊接著說:“其實啊,開店是有秘方的。”
王二趕緊湊上前去請教:“什么秘方?請您告訴我,要多少錢都行。”老人仍舊不緊不慢地說:“有一個誠實的人,本來身無分文,后來在別人的幫助下開了個小飯館,不久就家財萬貫。別人問他有什么秘方嗎?他說最好的秘方,就是一盤菜只賺一文錢。”
聽了這一番話,王二羞愧地低下了頭。
老人接著又說:“拿紙筆來,我給你開個治療‘酒館冷清病’的藥方。”王二趕緊讓伙計將紙筆拿了過來,老人在上邊寫了兩個字之后擱下筆就走了。王二拿起來一看,是“誠信”二字。突然間,王二醒悟了過來。他于是將酒館的名字改成了“只賺一文錢”。從此以后他誠信經營,不欺不詐,堅持一碗酒只賺一文錢。過了沒多久,客人又開始絡繹不絕起來,生意又重新紅火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要想將事業做好,就必須先要做好人,贏得別人的信任;只有別人信任你了,才會對你照顧有加。可以說,一個人不論有多么豐厚的背景,有多么聰明的頭腦,但是他假如不會做人,不懂得做人,就一定做不成大事。因為會做人才能夠左右逢源,在失意的時候也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而不會做人則會讓你處處碰壁,并最終一事無成。因為你如果連最起碼的做人的標準都達不到,必定難以抵擋各種誘惑,也不會誠信待人,別人肯定不會信任你,這樣的話又怎能談及做事呢?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在他30歲之前難以確定自己的人格和聲譽的話,那么將會對他后半生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為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一個人的人格和聲譽在社會和人際交往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名譽的好壞直接決定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所以其影響力是不容小視的。
一個人假如獲得了眾人的認可和稱贊,有了美好的聲譽,那么他就有了一把走向成功的金鑰匙。有著良好聲譽的人做起事來總能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即便暫時陷入困境也能夠得到他人的援助,與缺少美譽的人比起來,會少走許多彎路,少花費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事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我們可以說,美譽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其價值也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因此,所有想要取得成功的人,想要得到他人認可的人,歸根到底都要從學會做人開始。
上一篇:審時度勢,識時務者為俊杰
下一篇:彰顯“君子之德”,強化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