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寬容對于我們自身心智發展的重要性,我國傳統文化一直提倡“寬以待人”這一美好品德,這更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為人處世之道。有道是“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那么,什么是寬以待人呢?一般來說,寬以待人的精髓就是“寬”,就是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他人。待人接物,不求全責備,不吹毛求疵,而是尊重他人的個性,體諒他人的難處,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包容他人的缺點與不足。
要做到寬以待人,首先就要我們懂得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如果有人做了讓你憤怒的事情,你必然會生氣,但你若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一想,那么,你會發現,事情則可能是情有可原。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和壓力,也許當時他正在應付緊張局面,也許家里發生了一些事情,讓他焦頭爛額……了解清楚了,你就會同情他,把他看作有錯的能干人,正在跟你一樣努力活著,這樣一想,就完全冷靜下來,憤怒情緒就不存在了。
我們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凡事要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消除人際間的不和諧因素。
事實表明,一個人堅持寬以待人,不僅能為他人帶來方便,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等你獲得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后,你就能夠排除消極心理,愉快地面對人生、投入工作;就能夠開闊胸懷和眼界,贏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成功機會。
具體來說,你可以這樣做:
1.凡事多詢問對方的意見和想法
詢問與傾聽,不僅能防止我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侵犯他人,還能幫助我們鼓勵對方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從而了解他們的愿望與感受。一個懂得溝通藝術的人,都是善于通過傾聽來獲得他人好感的。
2.說話要有耐心
耐心地說話,不僅有利于對方聽懂你的意見,還能讓你慢條斯理地理清思緒。生活中,人們經常因為沒有花時間系統地質疑自己的先入之見而身陷糟糕的交談中。心理學家把這種急切的心態稱為“確認陷阱”——他們沒有去尋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同時又忽視了那些能證明相反意見的證據。
3.學會換位思考,也就是要理解對方,理解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也希望理解別人。理解是一座橋梁,是填平人與人之間鴻溝的石土。
例如,在你和他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你特別想駁倒對方,或者希望對方自己承認錯誤,總之,在解決類似的問題時,是否“體諒”對方會直接導致不同的結果。
的確,人們交往之間,總有許多分歧,面對這一分歧,我們不少人往往可能會手足無措。這時候,就需要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如此你會發現,你變成了別人肚子里的蛔蟲,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進入你視線中。在各種交往中,你都可以從容應對,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對方的惡招,這樣大概就勝券在握了。
上一篇:持續為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努力吧
下一篇:控制脫韁的情緒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