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失去”,如一團團灰白色的迷霧,讓人窒息,慌亂無措,我們也常常會因為“失去”而淚眼朦朧。然而“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深秋時節漫步林間,火紅的樹葉恍如飄落的花朵,美得灑脫而悠然,這是秋葉用最后的生命燃起的火焰,生命逝去了,它的美麗卻永遠留在了人間,那如火的身軀分明寫滿了幸福……
有一位憨厚的鄉下老者,在兒女的鼓動下拿著祖傳的瓷器上了電視臺的“鑒寶”欄目,希望專家能幫他鑒定一下祖傳瓷器的價值。老者的父親生前曾說,這個瓷器為宋代定窯燒制,價值連城,老者自己不懂,因而想請專家看看到底是不是那么名貴。結果揭曉,專家認為瓷器是贗品,連1000塊錢都不值。頓時,全場嘩然,主持人關心地問老者:“您一定很難過吧?”老者此刻卻變得無比淡然,他微笑著回答道:“這樣也好,我可以安心地把它擺在客廳里,不怕有人來偷了。”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這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遠平坦,正如古人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漫長的歲月里,順境與逆境、得意與失意、快樂與痛苦,無處不在,無時不困擾著我們。于是,生命里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遺憾,生活里有了無數聲長吁短嘆。遭遇坎坷,面對困境,我們總是在利與弊之間取舍,在失與得之中成長。
生活對人是平等的,它給予你美貌,也許就不會再給你過高的智商;它給予你快樂,同時也要你承擔部分的痛苦。每個人的心房都住著兩位客人,痛苦與快樂。你太快樂了,會吵醒沉睡著的痛苦;當你痛苦時,快樂會隨時降臨到你的身上。
生活是一本智慧的書,它教會我們要學著失去。失去固然是一種痛苦,但它也是一種幸福。失去了陽光的普照,你還可以欣賞繁星的閃爍;失去了盎然的春意,你還可以欣賞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颯爽的青春,你則擁有了淡然的成熟……失去是另一種幸福,擁有什么就品嘗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不乞求、不放棄,只追求可望而可即的幸福,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英國的偉大詩人彌爾頓,最杰出的詩作是在雙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杰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后完成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被稱為世界文藝史上三大怪杰的他們,居然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頑強的意志,從沒有放棄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雖然命運奪去了一些常人看來很重要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從不感嘆命運的多舛和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它讓你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讓你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謝爾·西爾弗斯坦是20世紀美國文藝界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鬼才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失去的部件》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圓環失去了一個部件,它旋轉著去尋找這個部件。因為缺少這個部件,它的滾動非常緩慢,這使得它有機會欣賞沿途的鮮花,可以與陽光對話,與蝴蝶一起吟唱,和地上的小蟲聊天……而這是它在完整無缺、快速滾動時無法注意、沒能享受到的。但當它得到那個部件后,因為滾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從容欣賞鮮花,也沒有機會和昆蟲聊天,一切都變得稍縱即逝……
圓環失去了部件,無法快速轉動,固然痛苦,但是正是因為部件的失去,圓環得到了以前沒有享受過的幸福。誰又能說圓環是不幸的呢?但是當圓環找回了它丟失的部件后,它所享受的那些幸福瞬間都消失了,誰又能說圓環是幸福的呢?失去并非時時被痛苦環繞,失去的同時也是幸福的降臨。花開花落總有時,世間萬物總有它的所得和所失。如果只感傷失去,那么連享受失去的樂趣的機會都將失去。有的人得到的越多,擁有的越多,反而不會覺得欣喜和滿足,但稍微有一點失去,便開始惶恐不安;有的人已經失去了很多,所以就算是再失去什么,他們也不會感到痛苦,但是稍微有一些所獲的時候,他們便會十分滿足和快樂,這就是幸福。
一個人或許會有幸福的家庭,但不一定會有如魚得水的事業;一個人事業上或許會扶搖直上,卻不免失去家庭的溫馨;一個人也許有平穩的家庭生活,卻不一定懂得愛;一個人有了愛,并不一定擁有幸福……我們也許會失去熱鬧,但是至少我們還有幽靜相伴;我們也許會失去所有的伙伴,但至少還有腳下的路相伴,要是停下來傷心哭泣,可能連最后的同伴也要拋棄你。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涯。一個人要學會失去,享受失去,因為只有能享受失去的人,才能真正的品嘗人生的幸福。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在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失去群星了”;俗語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老子也講:“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說明,失去在帶來痛苦的時候,也帶來了無比的幸福。而且就算帶來痛苦,那些痛苦也是為了磨礪我們讓我們成長。
親愛的朋友,不要再為“失去”難過了,世事無常,我們永遠無法預料下一刻會發生什么,所以就算失去了,我們也要笑著享受失去。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界因生命而美麗,生命因我們活著而美麗。得與失是人生常有的事,人應該學會習慣失去,并善于從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層。舉得起,放得下,叫舉重;舉不起,放不下,叫負擔。
心靈的自由,真性的飄逸,胸襟的坦蕩,氣質的超然,才是快樂的人生。只要我們正視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潔;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麗。正確對待失去,我們會活得更灑脫更自在。
上一篇:坦然接受被證明的結果
下一篇:失去,才是人生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