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也有自己的實現(xiàn)模式
幸福課教授本·沙哈爾在一次吃漢堡時,總結(jié)出了4種人生模式,并在課堂上,一次次地給予新的詮釋。
有一年,本·沙哈爾為了準備重要賽事,除了刻苦練習外,他必須嚴格地節(jié)制飲食,以控制體重。在開賽前的一段時間,他每天只能吃最瘦的肉類,全麥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發(fā)誓,一旦賽事結(jié)束了,一定要大吃兩天“垃圾食品”。
比賽終于結(jié)束,懷著放松的心情,本·沙哈爾立即奔到自己喜愛的漢堡店,隨即買下4個漢堡。當他急不可耐地撕開紙包,把漢堡放在嘴邊的剎那,卻停住了。因為他意識到,上個月,因為健康的飲食,自己體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漢堡的美味,他很可能會后悔,并影響自己的健康。望著眼前的漢堡,他突然發(fā)現(xiàn),它們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可以說,代表著4種不同的人生模式。
他最先拿起的那個漢堡,口味誘人,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樂,同時也埋下未來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時享樂,透支未來的幸福,即“享樂主義型”。手邊的漢堡,口味很差,里邊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會吃得很痛苦。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他稱之為“忙碌奔波型”。第三種漢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還會影響日后的健康。與此相似的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許,是“虛無主義型”。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種“幸福型”漢堡。一個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獲得更美滿的未來的人。
4個小小的漢堡,4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在課堂上,當本·沙哈爾讓學生選擇做哪種類型的人時,答案幾乎都是幸福型。一時的選擇容易,長時間的身體力行卻往往使人偏離最初的幸福的航標。
面對最初的方向,固有的觀念和習慣的思維對于“幸福型”的人是很大的干擾。而人們對于幸福的感知,也總是羨慕別人。
哈利對住在森林公園的一對夫妻羨慕不已,因為公園里有清新的空氣,有大片的杉樹、竹林,有幽靜的林間小道,有鳥語和花香。然而,當這對夫婦知道有人羨慕他們的住所時,卻神情詫異。他們認為這兒沒有多少值得觀光和留戀的景致,遠不如城市豐富有趣。
當時,哈利的感覺是,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景。這對夫婦對這兒太熟悉了,花草樹木,清風明月,在他們漫長的日子里,已不再有風景的含義,而早已成為習以為常的東西。
追求幸福,就是要選好自己的人生模式,更為關(guān)鍵的,就是揮別那種精神和心境的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tài),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把握今天,著眼未來。
曾聽一位教授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瑪格麗特·柯妮女士最近的生活很糟糕,一天早上醒來,她發(fā)現(xiàn)剛剛裝修好的地下室被水淹了,她驚慌得不知所措。
“我第一個反應,”她這樣說,“是想坐下來大哭一場,為自己的損失號啕。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問自己,最壞的情形會怎樣?答案很簡單:家具可能全泡壞了,嵌板可能給泡得彎曲不平,還留下水漬,地毯也報廢了,而保險公司可能不會賠償這些。
“第二,我問自己,我能做什么來減輕災情?我先叫孩子把所有可以拿得動的家具搬到?jīng)]有水的車庫里去。我向保險公司經(jīng)紀人報告,并且用電話請地毯清潔工帶吸塵器來。然后我和孩子向鄰居借了幾臺除濕機,使地下室能加速干燥。等到我丈夫下班回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jīng)整理就緒了?!?/p>
“我考慮了可能發(fā)生的最壞情形,想出怎樣做些補救,然后動手忙起來,做了我必須做的事。我根本沒有時間憂慮。當做完這一切時,我的心里輕松多了?!?/p>
很多糟糕的事情發(fā)生時,其結(jié)果往往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嚴重。做好眼前你能做的事情,幸福的感覺就會谷底反彈。在時運不濟或悲傷痛苦時,常常聽到這句話:“想想你自己的幸福。”是的,看看我們的生活,大約有90%的事還不錯,只有10%不太好。如果我們要快樂,就要多想想90%的好,而不要過分看重剩余的10%。你會發(fā)現(xiàn),90%的幸福因素都已成為事實且存在于今天,而那10%的憂慮和悲傷,則來自于自己的擔心和假象。即使真的有糟糕的事情會發(fā)生,過多的憂慮也無濟于事,順其自然,坦然面對,幸福的感覺才不會被透支。
上一篇:幸福路上,也要有痛苦來調(diào)劑
下一篇:開動腦筋,更加卓有成效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