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其實更危險
生活中的年輕人,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從古至今,大凡成功者,無不是經歷了一番“寒徹骨”,在磨難和痛苦中,他們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和打不倒的意志。當然,這并不是要告訴我們放棄對成功的追求,而是要讓我們學會鍛煉自己的韌性,無論現下的情況如何,都不可過分張揚,也不可就此松懈。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過早地成功,會沖昏年輕人的頭腦,讓他們變得浮躁,失去正確的價值觀,也會失去發展的機會,而一個人只有經歷痛苦、失敗,才能明白成熟的真正含義,才能成為一個具備成功者資質的人。
其實,年輕人敬仰的摩西奶奶就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在七十五歲以前,她一直在農場生活,與其他農婦無異,八十歲的摩西奶奶才開始舉辦畫展。摩西奶奶常說:“什么時候都不晚。”實際上,與之相對應的是,過早成功其實會是一種危險。
哲學家尼采曾說:“少年有成,被人追捧,會讓他們變得驕傲,失去正確的價值觀,忘卻年長者的教導以及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年輕人們,也許你畢業于名牌大學,也許你含著金鑰匙出生,但如果你想最終做出一番成就,你就必須拋卻那些光環,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宋代著名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評論楚漢之爭時就曾說:“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勝,楚霸王項羽之所以失敗,關鍵在于是否能忍。項羽不能忍,白白浪費了自己百戰百勝的勇猛;劉邦能忍,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直攻項羽弊端,最后奪取勝利。劉邦可以成大業是因為他懂得忍下人之言,忍個人享樂,忍一時失敗,忍個人意氣;而項羽氣大,什么都難以容忍,不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大業未成身先死,可悲可嘆!”女詞人李清照也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誠然,沒有人希望自己在年輕時就失敗,但是“吃苦所得到的,是將你的事業大廈建立在堅實的地面上,而不是流沙里。”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經歷磨難,具備了實際的行動能力,才能真正經受住追求目標路上出現的艱難困苦,才能真正獲得成功。當然,要想獲得最終的成功,我們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努力:
1.做事要有條理有秩序,不可急躁
急躁是很多人的通病,但任何一件事,從計劃到實現的階段,總有一段所謂時機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它自然成熟的意思。假如過于急躁而不甘等待的話,經常會遭到破壞性的阻礙。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耐心,壓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緒,這樣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
2.立即行動,勤奮才能產生行動
我們都知道勤奮和效率的關系。在相同條件下,當一個人勤奮努力工作時,他所產生的效率肯定會高于他懶散工作時的效率。高效率的工作者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能夠實現別人幾輩子達到的目標,收獲成就感和滿足感。
3.低調中修煉自己,積累自己的實力
這需要你把每件任務都當成自己唯一的追求去做,不達目的絕不罷休,調動所有的儲備和資源,尋求一切可能的幫助。沒有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你可能一輩子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當然,我們強調要養精蓄銳,火候未到、鋒芒不露,但這并不等同于讓你做事畏首畏尾,不敢放手施展抱負。只是凡事都該有個“度”,張揚與內斂之間,就看你如何把握!
上一篇:將自己裝在套子里,你真的開心嗎
下一篇:平衡內心,將不幸轉化為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