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挫折,它讓成功變得如此美麗
只要我們心懷感恩之情,就算遭遇到了挫折和失敗,即使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避開的障礙,也不會心生怨恨,更不會自暴自棄,而是主動自發地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動力。
在人生的歷程中,挫折和失敗時時刻刻都會如影隨形,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各種挫折和失敗,用一顆豁達的心去處理。
當不幸來臨時,我們是感恩生活、跌倒后再勇敢地爬起來,還是一味地抱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一蹶不振?答案不言自明,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挫折和磨難。
無論發生什么事,都要感恩生活,因為只有感恩生活,生活才會賜給我們燦爛的陽光;如果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將無所作為!感恩,會讓我們在失敗的時候看到差距,在不幸的時候得到寬慰,在磨難的時候更加堅強,就如同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和不幸。對生活時常懷揣一份感恩之情,就可以讓自己永遠保持進取的信念和健康的心態。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并非逃避現實,更非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只要我們心懷感恩之情,就算遭遇到了挫折和失敗,即使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避開的障礙,也不會心生怨恨,更不會自暴自棄,而是主動自發地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動力。
失敗是一塊人生的“磨刀石”,正是在和失敗的不斷較量中,我們才逐漸進步和成熟。平靜的港灣無法造就優秀的水手,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到彩虹?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的人永遠無法成為棟梁,同理,沒經歷過艱辛、沒遭遇過厄運的人永遠也成就不了偉大的事業。失敗常常能激發一個人的生命潛能,從而奏響生命最華美的樂章。
沒有挫折和失敗,就不會有人生的超越。一個沒有失敗過的人,生命就會走向懈怠。回頭看看以前走過的路,你就會驚奇地發現,真正催促你成功的并不是順境與優越,真正令你堅持到底的也不是親人與朋友,真正激勵你昂首闊步的更不是金錢與榮譽,而是那些往往能夠置你于死地的打擊甚至是死神的威脅。感謝挫折和失敗吧,是它們給我們釀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春天,醞釀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傳奇。
曾經有一位父親很為自己的兒子苦惱。他的兒子已經十五六歲了,可是卻毫無男子漢氣概。因此,這位父親去寺廟里拜訪一位禪師,請他幫忙訓練自己的兒子。
禪師說:“你讓他住在我這里,3個月后,我肯定能將他訓練成為真正的男人。但是,這段時間,你不能來看他。”父親答應了。
3個月過去了,父親來接兒子。禪師讓他兒子與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來證明這3個月的訓練成績。
教練一出手,男孩應聲倒地。男孩站起來再次迎接挑戰,可立即又被打倒了,他再次站起來……就這樣反反復復了十多次。
禪師問那位父親:“你覺得你兒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漢氣概?”
父親說:“丟死人了!沒想到我送他到這里訓練3個月,看到的卻是他這么不經打,被人一打就倒下了。”
沒想到禪師卻說:“我很遺憾你只看到了表面的勝負。你難道沒有看到你兒子那種倒下去馬上又站起來的勇氣與毅力嗎?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啊!”
是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不氣餒,這些都是成功的因素——不,這比單純的成功和勝利更重要!很多時候,成功就是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
大文學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人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卻是一道萬丈深淵。”
可以說,挫折是一筆財富,它能夠使我們學會拼搏和忍耐;能夠使我們在人生的熔爐中鍛煉堅韌不拔的毅力,然后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從困境走向成功。
可以看出,當面對挫折、失敗,處于不幸時,我們要理智控制情感,以堅韌的情懷吞咽人生的苦果,以坦蕩的胸懷對待人生的不幸,不管多么大的迷霧都無法阻擋我們前行的腳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戰勝自我、掌握命運。
挫折會打擊人,帶給人損失和痛苦,但也能讓人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由此可見,挫折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我們要辨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騰,不遇到島嶼和暗礁,就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實際上,成就事業的過程常常就是戰勝逆境的過程。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不是因為他們在遭遇逆境時完全沒有退縮與軟弱過,而是因為他們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與軟弱。
生活中逆境的積極作用,就是它有可能激起人的進取心,促進人改變境遇而努力奮斗。它可以磨練人的品格與意志,增強人的創造能力與智慧,讓人在面對問題時可以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增長人的知識與才能。
有人把挫折比作一部書,日是它的標點,月是它的段落,年是它的章節,每歷經一次磨難便得到一次人生的歷練。也有人把磨難當成一座橋,走過去就是一次超越。有不斷的超越,就有不斷的挫折。我們為超越活著,為挫折活著,為夢想活著,更為感恩活著。
上一篇:感恩心態讓你更優秀
下一篇:感恩方會珍惜,敬業方能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