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這是很正常的。當你遭遇失意時,以一種積極、灑脫的心態去面對,不去糾纏那些不順心的人和事,讓自己所有的煩惱都沉入心底,你就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明媚、燦爛。
人生失意是在所難免的。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喜憂參半,都要經歷數次的獲得與失去、歡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正如一年四季,有春光明媚,也有寒冬酷暑,人生也不可能總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它同樣會有無奈、困苦、失敗與失意。當失意到來時,我們要像大海一樣,以包容萬物之心,來沉淀浮躁、苦悶與悲傷,從而換得灑脫、明澈與輕松的心境。
小楊是個很情緒化的人,一遇到不順心的事,他的心情就會異常煩躁,不知道如何是好。對于自己的性格弱點,小楊十分清楚,然而卻找不到一個較好的方式來化解。
大學剛畢業時,小楊的心情極度低落。他在一家公司上班,不僅工資低得可憐,而且與同事之間還紛爭不斷,對于那里的工作環境他也一直難以適應。令他更為難過的是相愛多年的女友也離他而去。在諸多不順的多重打擊下,他的內心變得異常脆弱。
親朋好友的勸慰,他一點都聽不進去。在這種極度的失意中,悲傷不已的小楊選擇了逃避和沉淪。后來,他的父母實在看不下去,就讓小楊的哥哥陪他去找心理醫生咨詢一下,希望他能夠擺脫現在的困境。起初,小楊很抵觸,經過心理醫生的開解,他終于把自己內心的痛苦全部吐露出來。
心理醫生聽完了小楊的訴說之后,微笑著指著桌子上水杯里的水說:“你看這只放了很久的杯子,差不多每時每刻都有灰塵落入里面,但你看它依舊是清澈透明的。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小楊仔細觀察后思索了一番,若有所悟地說道:“所有的灰塵最后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所以杯子里的水才會一直清澈。”
心理醫生聽完,贊同地點點頭說:“生活中讓人煩惱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事情你越想忘記就越不易忘掉,那就索性讓他們都沉入心底好了,就如同這杯水一樣。假如你不斷震蕩自己,就會使心靈混沌一片,不得安寧。而假如你愿意不驕不躁地讓它們沉淀下來,胸懷包容之心,容納它們,如此一來,你的心靈就不僅沒有受到感染,反而更為純凈了。”
上善若水。水能沉淀萬物,而不改澄澈之心;人若沉淀萬物,則心境便越寬,智識便越高。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人們每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經常感覺到生活勞累。物質生活優越了,卻沒有時間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為什么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們的壓力卻越來越大,精神越來越空虛,思想也越來越浮躁呢?
這是因為,社會進步在提升物質文明層次的同時,也使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并且,越來越多的人陷于世俗泥沼之中,他們忙著追逐外在的物欲,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滋養。財富、權力、地位、名譽的爭奪讓不少人費盡心思,讓他們迷失于成敗得失之中,一旦自身的期望難以實現,就會情緒失落、消沉,甚至喪失自己的意志。若要克服這種失落、消沉的負面情緒,就需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
人生總會有缺憾,用一顆平靜的心來看待世事的變化,就不會和他人做無謂的攀比計較,而會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靜下心來細數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會發現自己其實擁有很多值得珍視的東西。
總之,取得了一點成績不意味著前途一帆風順,遭受了失敗也不意味著前途暗淡無光。正確看待個人的榮辱得失,得意不驕狂,失意不失志,這樣才能在社會的磨礪中有所歷練,進而使自己的人生獲得不一樣的精彩。
上一篇:坦然面對失敗
下一篇:以寬容之心對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