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荀鶴在《涇溪》中寫道:“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詩人深入淺出地為人們闡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步入坦途不可忘乎所以,取得成績時不可居功自傲、得意忘形。
如今的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也越來越講究團隊合作,單憑某一個人的力量往往難成大事。無論你是老板還是員工都要明白這樣一點:在獲得榮譽或利益時,切忌沾沾自喜,獨享最終成果,不要忘記“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亦有他人的一半。
某公司舉辦每年一度的員工信念系統培訓大會,參加培訓的人員有幾千名,作為籌備部門的人力資源部忙得不分晝夜。張橋是人力資源部的一名員工,負責大會上背景音樂的準備與播放工作。第一次做培訓服務工作的張橋雖然激動不已,但心懷忐忑。激動的是此次培訓是公司的大規?;顒?,無論策劃、籌備以及培訓都是自己長見識、學知識的好時候;忐忑的是張橋需要在培訓大會上播放背景音樂,充當音樂師職務,這對會場氣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好此項工作呢?張橋決定向有經驗的前輩一一請教。
面對新人誠懇的請教,擔任過音樂師職務的同事們將注意事項及寶貴經驗不遺余力地傳授給了張橋,聰穎好學的張橋則參照同事們的經驗總結改進,使自己的工作完成得相當出色。激情澎湃的進出場音樂、柔情舒緩的感恩會背景音樂及幽默詼諧的游戲音樂為整個培訓會增添了不少風采。在培訓大會結束時,董事長特意點名表揚了作為音樂師的張橋。不久,在日常工作中同樣表現出色的張橋便被董事長直接提拔為他所在部門的經理。
初任經理的張橋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向無私傳授給他經驗的同事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并且真誠地對他們說:“謝謝大家,沒有你們的幫忙,就沒有我的今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依然會以大家為榜樣,并將大家作為我工作前行中的指明燈。”
張橋的做法無疑是明智的,他的晉升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曾經幫助過他的同事。倘若他在晉升之后驕傲自滿,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那么當他再次需要幫助時,同事們一定會“袖手旁觀”。反之,已經升為經理的張橋懂得飲水思源,誠懇地向同事們表達謝意,他的舉動深深感動了幫助過他的人,如此一來,以后無論他在工作中遇到何種困難,相信這些同事依然會成為張橋強而有力的后盾。
在職場中,無論是對待上級還是下屬,若都擺出一副“唯我獨尊、天下第一”的面孔,處處自己為是、傲慢自大,那么你將在第一時間被大家清理出局。不管出于何種原因,與同事關系僵化,不能容忍別人的反對意見,即便自己有錯也死不承認,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足夠聰明與高超,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人是最最愚蠢的。
在生活中,那些居功自傲的人往往也是周圍人所厭棄的。這種人往往很難和戀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因為他們總以自我為中心。而被人們背棄的結果就是做事處處受阻,任何事都做不成。
有一天,蕭伯納應邀參加一個豐盛的晚宴。席間有一個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絕地吹噓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樣樣通曉,大有不可一世的氣概。起初,蕭伯納緘口不言,洗耳恭聽。后來,越聽越覺得不是滋味。最后,他終于忍不住了,便開口說道:“年輕的朋友,只要我們兩人聯合起來,世界上的事情就無一不曉了。”那人驚愕地說:“未必如此吧!”蕭伯納說:“怎么不是?你是這樣地精通世界萬物,但卻有一點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談會使豐盛的佳肴變得淡而無味,而我剛好明了這一點,咱倆合起來,豈不是無一不曉了嗎?”
這則看似笑話的小故事蘊含著無限哲理。俗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生活的大舞臺是個藏龍臥虎、能人輩出的地方,自恃聰明、居功自傲的人只是在自掘墳墓,于無聲中斷送自己的前程。
相反,在復雜紛爭的社會中懂得慎獨、自重、自省,始終保持一顆謙虛感恩的心,懂得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人,則是“得道者多助”。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時時保持頭腦清醒,不在成績面前自我陶醉、居功自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最終有所作為。
上一篇:放棄我行我素,收獲好人緣
下一篇:放棄“小我”,實現合作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