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是人的重要品質,也是做事必不可缺的好習慣。只有果斷選擇,才能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奮斗方向,也才能讓自己的努力更有成效。俗話說得好,“當斷則斷,不斷則亂。”很多時候,如果你不能當機立斷,很可能會錯失良機,甚至會讓自己陷入低谷中而難以翻身。
猶豫不決是果斷的天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被猶豫不決的痼疾所困擾,他們無論做什么事,總是給自己留著一條退路,而絕無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們不明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貫注于目標,可以生出一種無所不催的自信,而這種自信能夠破除猶豫不決的惡習,把因循守舊、茍且偷生等成功之敵統統趕跑。
在緊急情況下,任何一個合情合理的命令都要比沒有命令好。情況就擺在那里,你要去面對它。行動起來,甚至錯誤的行動都比猶豫不決要好得多。思前想后不知如何是好,最終只會一事無成。另外,既然選擇了行動方向,就要堅持不變,而不要搖擺不定。
美國作家羅吉爾•馮•奧赫在他的著作《創造學思想錄》中摘錄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亞歷山大大帝在攻占了小亞細亞地區的一座小鎮之后,當地居民請他參觀神話故事中皇帝的戰車,這輛戰車上有一個用皮帶打成的結子,被稱為“高爾丁死結”。據說這輛戰車最早的主人曾留下這樣的預言,“誰解開了‘高爾丁死結’,誰就會成為亞細亞之王。”然而,至今為止從沒有人成功解開這個結子。
亞歷山大大帝決定親自試一試,他說:“我要創建屬于我個人的解法法則。”隨后,他不加考慮、毫不猶豫的抽出寶劍將“高爾丁死結”劈成兩半。后來,亞歷山大大帝真的成了亞細亞之王,而他解決問題時的果斷精神一直被后人稱道。
困難在很多時候就像那個看似解不開的結,而果斷的決策就是那一柄利劍。面對困難和危險,我們往往是不能等待的,因為它們沒有給優柔寡斷留下等待的時間。果斷地選擇是最明智的決策。選擇對了,就可以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最終克服困難,實現目標;選擇錯了,可以及時調整選擇,改變前進的方向,使自己免于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浪費時間。當斷則斷,總好過在猶豫不決中浪費時間和精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在山里割草,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腳。孩子疼痛難忍,而醫院在遠處的小鎮上,身邊也沒有能幫助自己的人。遇見這種情況,一般的小孩多半會嚇得哇哇大哭,不知所措,而這個孩子的反應卻是鎮定、堅決的。
在呼救無效之后,孩子毫不猶豫地用鐮刀割斷了被毒蛇咬傷的那個腳趾,然后忍著劇痛艱難地向醫院走去。最后,孩子獲救了,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對他果斷自救的做法十分欽佩。
孩子的主治醫生說:“雖然缺少了一根腳趾,但這個孩子以短暫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沒有果斷舍棄小腳趾,那么他根本沒命走到醫院,可能早就死在山里了。”
試想如果這個孩子面對自己被毒蛇咬傷的腳趾不是果斷選擇割斷以保存性命,而是猶豫不決、驚慌失措,那么他的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困難和問題面前,我們應該向亞歷山大大帝和那個被毒蛇咬傷的孩子學習,遇事當機立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才能讓自己的努力有成效,才能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無論是在事業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關鍵的時刻,在這個時候重要的不是怎樣做出決策,而是必須做出某種決策。如果你養成了果斷選擇、執行的習慣,那么在做決策時,你就會運用自己的判斷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但如果你的決策不過是個形式,內心還在思慮再三、猶豫不決,不認為它就是最后的決斷,那么你在做決策時,就容易使自己有重復考慮的余地,無法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更無法做出成功的決策。
當機立斷的人,遇到事情就會迅速做出決策,進而果斷執行這個決策,為之努力,直至實現目標為止。而優柔寡斷的人,進行決策時,總是逢人就要商量,即便再三考慮也難以決斷,進而遲遲不付出行動和努力,終至一無所成。
果斷選擇表現的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在面對艱難險阻時,一味地猶豫不決,不僅是性格上的懦弱,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因此,倘若你想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倘若你希望用行動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么學會果斷選擇吧!因為,只有果斷地做出選擇,才能有效地實施行動,進而讓自己的努力能夠有所回報。
上一篇:選擇對了,才能事半功倍
下一篇:選擇好習慣,比做事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