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在肩,你才能走得更遠
提到哈佛,人們心中立刻就會浮現出蜚聲中外的學府、學術自由的天地、知識探索的殿堂、道德文化的楷模、社會進步的源泉、大師云集的天地、精英薈萃的沃土等贊嘆溢美的詞匯,顯示出這所具有三百多年建校歷史的大學的卓越成就與世界影響。
世界一流大學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其優秀的師資力量。在哈佛,每一位教授的任職都需要經過一套有效的聘任晉升制度的考核。這也體現了哈佛對學生的負責精神。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亨利·基辛格的名字眾人皆知,他1923年出生在德國菲爾特一個猶太人的家庭,1938年移居美國,1947年因獲得“國家學者獎學金”而進入哈佛大學。他以敏捷和思辨的頭腦、優秀的學業深得教授的喜愛。
基辛格離任后很想回到哈佛大學繼續他的學術生涯,這似乎是一個我們看來沒有懸念,而對哈佛也是求之不得的美事,而現實卻出乎意料,時任哈佛校長的博克教授婉言謝絕了這位大人物的要求。他說:“基辛格是個學識淵博的人,論私交,我和他也不壞。”但是,“我要的是教授,不是大人物”,“我不能花錢去請一個掛名的人”。他深知大人物很難把心拉回到教學上來。博克的選擇讓我們深刻領會到哈佛人對責任的重視。
不管是多么大牌的名人,如果對教學、對學生沒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會在課堂上浪費學生的時間,那么,哈佛人是不會讓他擔任講師之職的。
哈佛告訴學生,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責任心會使一個人變得堅強。面對誘惑,他能恪守原則;面對挑戰,他會奮力拼搏。他知道這是他的責任,他不能逃脫,必須積極地去對待而非消極地躲避。
責任心往往驅使我們做一件事,而且努力把它做好。我們每個人都要明白,只有我們認為那件事很重要,是你的責任,你才能調動全身的力量去干好這件事,千方百計地爭取收獲最好的結果。
我們在社會中扮演了許多角色,在老師面前我們是學生,在同學面前我們是朋友,在上級面前我們是下屬。在所扮演的角色中,我們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正是這份責任,讓你堅持自己的原則,堂堂正正地做事。
俄國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一天早晨,朝陽透過薄霧,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高大的斯莫爾尼宮上。人民委員會就設在斯莫爾尼宮,在門前站崗的是新戰士洛班諾夫。班長叮囑他說:“洛班諾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崗。到這里來的人很多,你的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通行證。列寧同志要來這里開會,你千萬不能讓壞人混進來!”
“是,班長同志。”洛班諾夫行了個軍禮,“我以革命的名義保證,一定為列寧同志站好崗!”
太陽越升越高,到斯莫爾尼宮開會和辦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農民,還有學生。洛班諾夫認真地檢查了他們的通行證。
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來了。他一邊走,一邊在考慮什么問題。
“同志,您的通行證?”洛班諾夫攔住了他。
“噢,通行證,我這就拿。”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里拿通行證。
一位來開會的同志看到洛班諾夫攔住了列寧查通行證,就生氣地嚷起來:“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寧!”
“對不起。”洛班諾夫嚴肅地說,“我沒有見過列寧。沒有通行證,誰也不能進!”
列寧把通行證交給洛班諾夫。洛班諾夫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列寧同志,他非常不安,舉手行禮說:“列寧同志,請原諒,我耽誤了你的時間。”
列寧握住這位年輕戰士的手,高興地說:“你做得很對,小伙子!你對工作很負責任。謝謝!”
他又回過頭來對旁邊那位同志說:“你不該責備他。我們就需要這樣認真負責的好戰士。革命紀律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哲人說,“人”只有在肩膀上擔“擔子”,才能夠長“大”。責任感是一個人做事的脊梁,當把責任二字銘記于心時,你會變得更加剛強。毛姆曾說:“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可見,責任是一個人內在的高尚品質。
先哲孟子所謂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意思是說如果人身處逆境不得志,就要銳意進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若一個人在春風得意之時,還能心懷天下,關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士。在這里,孟子把一個人窮時和達時應該有的責任、應該盡的義務講解得很清楚。
范仲淹所謂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在告誡人們,一個人身居高位、大權在握的時候,有責任念念不忘怎么樣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好,怎么樣讓老百姓的福利更多;一個人不受重用、遭受排擠時候,也要潔身自好,保持自己的操守,修養個人品德,心里也要時刻裝著老百姓。
古往今來,先賢志士都很注重對責任心的培養。今天,人們呼喚責任感,每個家庭、每個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需要那些為它們盡到責任的人。
上一篇:請享受無法回避的痛苦
下一篇:走自己的路,人生才會最精彩